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会县志

四会县志

十编首一编末一编,清陈志哲、唐盛松修,吴大猷纂。陈志哲,江西进贤人,进士,光绪十七年(1891)任四会县知县。唐盛松,广西郁林人,举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任。明永乐间县令颜宾创修县志,至康熙二十七年(1688)复事纂辑,年代已远,诸志皆漫漶无存。道光三年(1823)县令伍鼎臣重修,共十卷。光绪十七年(1891),县令陈志哲报请纂修县志,九月开局,聘绥江书院首席吴大猷总纂。稿成未付梓,陈志哲离任。十八年继任刘德恒,以前志为底本,重为订补。此志凡例未善者,删定改正,皆为吴大猷,而考订正谬补脱,则刘德恒。二十一年(1895),吴大猷辞去书院首席,将志稿重加编校,于二十二年(1896)志成。《四会县志》光绪二十二年刻本。全志共十编首一编末一编,分:编首,编一舆地志,编二建置志,编二经政志,编四水利志,编五职官志,编六选举志,编七人物志,编八艺文志,编九古迹志,编十杂事志,编末。此志纠正旧事之失,新事疏于抉择。旧志仅就《通志》采缀成书,于古来史传向未搜及,缺佚者多。如四会得名,考《汉书·地理志》,正《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之误。此志立厘金一项,是研究近代赋税的重要资料,其古迹志中杂出舆地、建置二门,与传统修志体例迥异。其志特点:一、结合实际,以水利为经政之大端,旧志入疆域,府志入舆图,省志附山川,另立目。二、职官志从府志,省志例列表,宦迹载表后,便于检阅。三、艺文,有关地方利病,建置得失及题咏名胜,分注各篇各条下,其他作者,虽有名句名篇,录本人传中。并从府志省志例,县中人士著述,不论已刻未刻,分经史子集,各载书目,此志长处也。其编十杂事志末有《续志》一篇,因志脱稿于二十年,次年奉裁兵之旨,又次年始奉文裁定,故经政志兵防篇未编入,刘德恒虑今不载,恐数十年后重修县志遗忘,时剞劂将竣,特增续志一篇,详细补载,附杂事志末。有民国十四年(1925)铅印本。

猜你喜欢

  • 王制里亩算法解

    附《义疏算法解》 一卷。清谈泰(生卒年不详)撰。谈泰,江苏上元县(今南京)人,举乡试,官南汇县训导。博览勤学,曾与上元梅冲从钱大昕习算学,学业精通,所著算术之书三十余种。考证经史之书,或《观书杂识》二

  • 灵岩山人诗集

    四十卷。《年谱》一卷。灵岩山人集,清毕沅(1730-1797)撰。毕沅字纕蘅,一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江苏镇洋(今江苏太仓)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授修撰。官甘陕甚久,后累官至湖广总督。其治

  • 词评

    一卷。明王世贞(1526-1590)撰。王世贞字元美,号凤州、弇州山人,江苏太仓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累官至刑部尚书。著作甚丰,有《弇州山人四部稿》一百七十四卷

  • 元清乐府小令十二种

    十二卷。不著撰人。是编汇辑《张小山小令》二卷、《乔梦符小令》一卷等,共六七种,书随刊随印,散见各处,不知所刻共有多少种。以所汇刻者皆由元迄清诗词小令,故题曰元清小令。每卷所记,皆注其年月,可以考其出处

  • 灯窗末艺

    一卷。《攒眉集》一卷。明杨循吉(1458-1546)撰。杨循吉,字君谦,自号南峰山人。吴县(今属江苏)人,成化进士,授礼部主事,后乞归,为明中一代名家,详见《苏州府纂修识异》。此二种皆为循吉所作古文,

  • 剿说

    四卷。清李调元(详见《卍斋璅录》)撰。“剿说”二字是因袭套用别人的语言文句作为自己的,即剿说,根据此意,李调元专著此书,命书名为《剿说》,对剿说的语言文字之书及其它杂类之书,详加考证。在自序中指出:立

  • 春秋传说例

    一卷。宋刘敞(详见《春秋权衡》)撰。此书与杜预《春秋释例》、陆淳《春秋纂言》相类,旨在发凡举要,阐明其《春秋传》褒贬之例,实为其《春秋传》一书之纲领。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原书凡四十九条,然无传本

  • 卦爻遗稿演

    一卷。不著撰人名氏。前有小引,乃是其子所作。说其父对《易》多有论说,没有完书,其子才类次成编,而间附己说于后。其自称叫“觐”的,就是其子之名,而姓则不可考。书中每一卦为一篇,在每爻下都列中正应三义,而

  • 流芳录

    不分卷。明闵珪(1403-1511)撰。闵珪一作阚珪,字朝英,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左都御史。为明代名臣,以不肯阿服刘瑾告归。卒谥庄懿。有《闵庄懿集》,收入

  • 绿晓斋遗诗

    一卷。明卜舜年(约1573年前后在世),撰。舜年,字孟硕,江苏吴江人,生卒年均不详。该编前后无序跋,卷后附载有卜氏寿诗及陈时化、陆万言、陈继儒、乐元声、何三畏等人的赠诗,最后以其父节悯先生(卜梦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