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镜
十九卷。清程天霖撰。天霖字济安,安徽新安(今河南新安)人。是书首有王康佐序及程天霖自序。自序称“大全精言,其理过于深奥;体注备旨,其词近于繁冗,均无当于初学,因纂是编”,是书大旨对义理口气反复推求,而又务为浅显,不抄《朱子章句集注》,也不背集注。不用章旨、节旨等分目,或提明于前,或补结于后,也自清晰。题曰《四书镜》即意为如镜高悬,无物不照。章后附考典故,解中主简括不夹杂,卷帙少于《朱子章句集注》,但内容较之详明。该书有乾隆十年(1745)刊本。
十九卷。清程天霖撰。天霖字济安,安徽新安(今河南新安)人。是书首有王康佐序及程天霖自序。自序称“大全精言,其理过于深奥;体注备旨,其词近于繁冗,均无当于初学,因纂是编”,是书大旨对义理口气反复推求,而又务为浅显,不抄《朱子章句集注》,也不背集注。不用章旨、节旨等分目,或提明于前,或补结于后,也自清晰。题曰《四书镜》即意为如镜高悬,无物不照。章后附考典故,解中主简括不夹杂,卷帙少于《朱子章句集注》,但内容较之详明。该书有乾隆十年(1745)刊本。
一卷。孙武撰。孙武字长卿,春秋末年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此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生卒年不详,约与孔子同时代。孙武为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
四卷。《续问辨牍》四卷。明管志道(详见《孟义订测》条)撰。此书将其平日与人讲学之书,合为一编,书名取“问以辨之”之义。管志道之学,出于罗汝芳,原本已先乖,末流更甚。其放荡恣肆,显唱禅宗,较之泰州、龙溪
无卷数。清冉觐祖(详见《易经详说》)撰。《书经详说》恪守宋学,主蔡沈集传。虽亦常引孔安国注、孔颖达疏以及宋元以下诸儒之说,其目的则仅仅在于解释、证明蔡传,偶有与蔡传不同者,虽引之必一一加以注明。故其书
一卷。周惠施(约前370-310)撰。施、战国时宋人,仕魏,相梁惠王。惠又作慧,惠施亦称惠公、惠子。据郑樵《氏族略》记载:“惠氏,姬姓,周惠王支孙,以谥为氏也。”施相惠王,《战国策·魏策》于惠、襄、哀
四卷。清师亮采辑。师亮采字禹门。嘉庆十九年(1814),署高邮知州,属金匮钱泳聚诸名迹刻石,置于文游台四贤祠。第一卷为苏轼《春帖子词》、《墨妙亭诗》、《烟江叠嶂图诗》、《挑耳图题后》。第二卷为苏轼《清
清章学诚撰。籍里生平见《章氏遗书》条。此书内容包括《乙卯杂说》、《知非日札》、《论修史籍考要略》各一卷。传世本有清光绪中叶刊《豫恕堂丛书》本。
四卷。清郝培元(生平不详)撰。是编乃论巩固封建等级制度和宗法关系的礼法条规和道德标准及家庭中对晚辈的礼法教育。有清嘉庆至光绪间《郝氏遗书》本,《清史稿艺文志补编》著录。
六卷。清黎庶昌(1837-1897)撰。黎庶昌,字莼斋,贵州遵义人。廪贡生。同治元年(1862),特赏知县,派曾国藩大营,与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合称曾门四弟子。光绪二年(1876),郭嵩焘出使欧洲,
三卷。英国革笨撰,英国华立熙、清孙治昌译。革笨、华立熙生平籍里不详,孙治昌系新安(今属河南)人,余者不详。是书凡三卷。卷一,用浅近譬喻,述太阳系统,谓太阳为家主,行星为一家之紧要份子,月为地球最亲近之
十八卷。清罗人琮(约1736年前后在世)撰。罗人琮,字宗玉,号紫萝,湖南桃源(今湖南桃源县)人,字宗玉,号紫萝,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平日家居言行严格遵循儒家要求,为乡人所称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