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说剩
一卷。清黄之晋撰。黄之晋字铁禅,江苏丹阳(今同)人。官至江西知县。书中有与胡绍勋、夏燮善商榷语。黄之晋精于训沽,故书中详于字义。如“恂恂如也”的“恂恂”,“乡也”的“乡”,“盖阙如也”的“盖”,“夫子怃然”的“怃”,“兮”的“”,参互推阐,考之极博。又深于易理,书中如说寡尤寡悔,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说仁者其言也认。其举《易》以证《论语》义也极精。是书一卷只二十九条,故名“剩”言,无序跋。该书有同治元年(1862)刊本。
一卷。清黄之晋撰。黄之晋字铁禅,江苏丹阳(今同)人。官至江西知县。书中有与胡绍勋、夏燮善商榷语。黄之晋精于训沽,故书中详于字义。如“恂恂如也”的“恂恂”,“乡也”的“乡”,“盖阙如也”的“盖”,“夫子怃然”的“怃”,“兮”的“”,参互推阐,考之极博。又深于易理,书中如说寡尤寡悔,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说仁者其言也认。其举《易》以证《论语》义也极精。是书一卷只二十九条,故名“剩”言,无序跋。该书有同治元年(1862)刊本。
三卷。三国时魏刘邵(约182-245)所撰。刘邵字孔才,广平邯郸(今河北邯郸市西南)人。建安中为太子舍人,黄初中转尚书郎、散骑侍郎,明帝时初任陈留太守,又诏为骑都尉,升迁散骑常侍。正始中,执经讲学,赐
一卷。清勒保(1740-1820)撰。勒保,字宜轩,费莫氏,满州镶红旗人。初由监生充清字馆誊录、笔帖式,后由军机章京升任云贵、四川、两江总督。嘉庆元年(1796),白莲教在湖北起义,很快蔓延到四川、陕
六卷。清王念孙(1744-1832)撰。此为《读书杂志》之第七种。王念孙校订《墨子》的目的,在《读墨子杂志自序》中说得很清楚:“《墨子》之书,旧无注释,亦无校本,故脱误不可读。至近时卢氏抱经,孙氏渊如
二卷。明屠本畯(详见(《闽中海错疏》)撰。是书杂论茗事。第一卷分溯源、得地、乘时、揆制、藏茗、品泉、候火、定汤八章进行论述。第二卷分点瀹、辨器、申忌、防滥、戒淆、相宜、衡鉴、元赏八章进行论述。每章大多
十二卷。清牛运震撰。牛运震,山东滋洋县人,号真谷。《史记评注》卷一卷二为本纪,卷三为表,卷四为书,卷五、六为世家,卷七至十二为列传。共十二卷。所评注,多摘篇中要旨,如评楚汉之争,非此战,则项羽不亡。又
二十二卷。清高隆等辑,许献重修。高隆,无锡人。明代震撼朝廷的东林党,其发源地即无锡东林书院。东林书院志自明万历始,迄清雍正止,共有四位作者,但传世甚少。志创始者刘元珍,其书成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
六卷。黄逢元(1862-1925)撰。黄逢元,字少云,号木父,湖南善化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人,官广西侯补县令。逢元博涉传记文字,时有精思。是卷中骈骊之作,颇以词华富赡见长。只是文格未能俊拔,
一卷。不著撰者名氏。考书中记载诸事,可知为近代治河务之人所作。国立北平图书馆藏钞本一卷。综观全书,先考清代永定河水势之变迁,再证是河历代之名,接叙治防之法及建筑之工。细分条例,依次排列。后附河图一幅,
见“洪武正韵”。
四卷。明周履靖(1542-1632)编。周履靖字逸之,号梅墟、螺冠子。嘉兴(今属浙江)人。姚士粦删定。周履靖在隆庆、万历间以隐士居,而声气颇广,每有著作,必请胜流为之题咏序跋,积久渐多,即编为此帙。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