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书记悟

四书记悟

十四卷。清王汝谦撰。汝谦字六吉,河南武陟(今河南武陟)人。是书首有李棠阶、毛昶熙序及自序。题为“记悟”,乃记其所自得。而义多陈腐,绝少新得。其所引只鹿忠节、孙夏峰等数家之说,参证不广,其子孙及门生辈为之刊行。卷首列门生及门晚生数十人,作序的毛昶熙,即其子的门生。书的上方,有李棠阶的评语。自序作于咸丰二年(1852)。该书有同治十年(1871)刊本。

猜你喜欢

  • 钦定七经纲领

    一卷。清学部图书馆编。此书将钦定七经中卷首纲领截割而成卷。其中《易经》三篇:一论作《易》传《易》源流,二论《易》道精蕴经传义例,三论读《易》之法及诸家醇疵。《尚书》三篇:一论删《书》传《书》源流,今文

  • 图南馆近草

    六卷。明朱存(约1600年前后在世)撰。存,字元峻,生平事迹无考。据卷首程寅宾序文,称存为朱天潢,则为皇明宗室无疑。又据卷末童仲暌后序,称元峻以帝胄崛起关中,为艺苑宗主,执骚坛牛耳。又称元峻为秦王孙。

  • 实藏论

    一卷。姚秦释僧肇撰。僧肇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注》条。《实藏论》目录,最早见载于日本国珍月录,唐初以前诸家目录均没有记载。入藏始于明代,全书不过万言。分三品,即:空有品第一,述众生由真起妄之原因,

  • 简斋集

    十六卷。宋陈与义(1090-1138)撰。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政和三年(1113)上舍甲科,授开封府教授,累迁兵部员外郎。绍兴中,官至参知政事。与义诗源出豫章,天分绝高。风格

  • 洪范五行传

    三卷。清陈寿祺撰。本书之“传”全录《汉书·五行志》,而引《尚书》、《毛诗》、《公羊传疏》、《南齐书》、《隋书》、《唐书》各部史书的《五行志》以及萧吉的《五行大义》、《开元占经》释湛然的《辅行记》、《初

  • 辨学遗牍

    一卷。明时意大利人利玛窦(详见《乾坤体义》条)撰。此书是利玛窦和虞淳熙讨论释氏之书,以及辨莲池和尚《竹窗三笔》攻击天主之说汇辑而成。利玛窦力排释氏,所以引来学佛者起而相争,利玛窦则反唇相击,各持一悠谬

  • 练音集补

    七卷。清王辅铭编撰。(生平见《国朝练音集》条。)卷一为“宦志”,皆系宋天圣以后至弘治在嘉定为官之人所作;卷二至卷五为嘉定人所作之诗;卷六为附卷,皆流寓、游览人所作;卷七为外卷,乃释道之人所作。然其版后

  • 汉唐通鉴品藻

    三十卷,明戴璟撰。作者生平及著述见于《群史品藻》条。《汉唐通鉴品藻》在《明史·艺文志》中有著录,该书系戴璟所作《读史品藻》的坊本改易了名字,涉及史事上起周威烈王,下迄后周世宗柴荣,与《通鉴》的首尾相应

  • 重修胶州志

    四十卷。清张同声修,李图等纂。张同声字振之,安徽桐城人,道光二十三年(1843)任胶州知州。李图字少白,一字少伯,山东掖县人,清代后期山东著名的方志学家。曾任胶西书院山长,济南泺源书院主讲。山东博兴县

  • 海日堂集

    七卷。清程可则(1623-1673)撰。程可则,字周量,一字彦揆,号湟溱,又号石臞。南海(今属广东广州)人。顺治九年(1652)会试第一。历官撰文中书、户部主事、兵部郎中、桂林知府等职。与王士祯、朱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