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书心解

四书心解

不分卷。清王吉相撰。王吉相字天如,邠州(今陕西邠县)人。吉相曾问业于李中孚,潜心于性命之学。是书大概系其家居养病时所作。自序谓“心解者何?解心也。治心而不解心,恐讲习讨论之总无当于心”。其书自抒心得,以传注解“格物”为穷至事物之理,解“诚意”为自修之首。而明德八条,皆有次第工夫。其释“格物”不取朱子之说,也不取阳明致良知之说,以为将“物”字看做物欲,格得物欲净尽,自然静极生明。此是无为之学,未免落于空寂。又认为格物物格,是安勉的界限;知行原是合一,皆在心上。其释《大学》、《中庸》、《孟子》,以为发明《论语》之道,大旨尤淳淳于“知”之一字,认为仁为知之体,义礼为知之用,信为知之贞德,勇为知之强力,万事万物都是以一“知”字为始终。书中说理,均能融会贯通,绝不依傍他家。书前有张汧及李中孚二序。其中李中孚序认为其“洞见本原,学见其大”,可谓推许之至。该书有康熙二十二年(1683)刊本,后有道光间重刊本。

猜你喜欢

  • 绿波楼诗集

    十四卷。明张九一(1533-1598)撰。张九一,字助甫,号周田,河南新蔡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明史·文苑传》附见王世贞传中。世贞诗亦谓吾党有三甫。即余日德(德

  • 重学浅说

    一卷。英国伟烈亚力(详见《几何原本》)口译,长洲王韬笔述。《重学浅说》一卷可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为重学原始,即简述重学的产生和发展经过;后半部分为重学总论。这部分内容与艾约瑟、李善兰译本《重学》的首卷

  • 大学俟

    一卷。清陈运熔撰。是书晰理精密,多纠正朱子之误。如谓明德即《中庸》所讲的天命之性,明明德即孟子所讲的扩而充之;又谓明明德新民止至善,不可分为三事。朱子的三纲领之说,乃沿袭孔疏的陋言;又谓终始即在本末中

  • 谐声谱

    ① 五十卷。清张惠言(1761-1802)撰。惠言字皋文,武进(今属江苏)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其学深于《易》、《礼》,著作有《周易虞氏义》、《虞氏消息》、《仪礼图》等。此书由其

  • 代言录

    一卷。明杨士奇撰。杨士奇(1365-1444),明江西泰和人。名寓,号东里,以字行。早孤力学,授徒自给。建文(1399-1402)初,召入翰林院充编纂官,修《太祖实录》,寻试吏部第一。永乐(1403-

  • 山左汉魏六朝贞石目

    四卷。清田士懿撰。田士懿,字直忱,山东高唐人。专著山左金石书籍的,始自毕沅、阮元共同著录的《山左金石志》二十四卷,后来段松龄又作《山左碑目》四卷,法伟堂作《山左访碑录》十三卷,尹彭寿作《山左北朝石存目

  • 唐音戊签

    二百六十五卷。明胡震亨编。胡震亨字孝辕,号遁叟,赤城山人。浙江海盐人。生卒年未详。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进士。官累兵部员外郎。著有《海盐县图经》。其所撰《唐音统签》一千二十七卷,以十干为纪,即甲乙

  • 洛阳伽蓝记集证

    一卷。清吴若准撰。吴若准,字次平,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一年(1831)举人,二十一年(1841)进士。曾任太仆寺卿、江西学政。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原自有注。《四库总目提要》疑其注刊落已久。顾广

  • 怜香伴

    清李渔(详见《闲情偶寄》)撰。此剧中人石坚,字介夫,江都诸生,原籍嘉禾,其母范氏,扬州人,舅无子,以坚入继,从其姓曰范,改名为石,娶妻崔氏,名云笺,才色并绝于扬州。山阴有位孝廉曹友容,带女语花至江都,

  • 观政集

    一卷。明李濂(1488-1566)撰。李濂字川甫,号嵩渚。祥符(河南开封)人。明代诗文作家。正德九年(1514)进士。官至山西佥事。此集是其正德十年(1515)在京观政时所作,故以为名。共赋二篇,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