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笺异

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笺异

一卷。清莫友芝(1811-1871)撰。友芝字子偲,号郘亭,晚号眲叟,贵州独山人。道光辛卯(1831年)举人,曾客曾国藩幕。通小学,精版本目录之学,为晚清宋诗派作家。著作尚有《韵学源流》、《郘亭诗钞》等。改元同治时,莫氏得唐人写本《说文解字》木部之半,篆书一百八十八字,说解二千零二十字。他便与二徐本加以对照,发现:(1)有五个字篆体不同,二徐本“梠”、“栚”、“椎”、“檄”、“槥”,此卷作“杞”、“”、“榫”、“”、“”:(2)“栝”、“”二字篆书缺笔;(3)说解部分文字有出入的凡120处左右。于是莫氏通雠异同,指出足以校补各本之脱讹,印证诸儒之考订者,多达几十处,遂成此《笺异》一卷。莫氏据“栝”字缺笔,避德宗嫌名(德宗名“适[kuò]”);“”字声旁“恒”字缺笔,避穆宗讳;“枊”字声旁“卬”字不省,例以《开成石经》不避当王(指文宗李昂)的嫌名,断定此本乃穆宗以后的人所写。关于五个不同的篆体,莫氏认为:“‘’省声不省,‘’‘’下上易左右,形声辗转小歧,古书恒有。‘杞’‘梠’、‘榫’‘椎’截然两体,声义各足,直是互漏。”莫氏论及此本与二徐本注音之别说:“今行《系传》,音出朱翱。鼎臣校定,自取《唐韵》,皆不如此音之古。”在存逸订讹方面,如:“柙,所以盛藏虎兕”。严可均曰:“《论语疏》引槛一曰圈,下有‘以藏虎兕’四字,盖校者由‘槛’篆下移此。”而莫氏云:“许正据《论语》说‘柙’字。《广韵》‘柙,槛也,所以藏虎兕也’,出《说文》,则隋唐本皆然,不由校移,严说非。”莫氏所作的笺疏,语简义核,曾国藩于同治二年为校刊以行,刘毓崧、张文虎,其子彝孙皆有跋。刘毓崧跋中考唐人讳例甚详。今有《影山草堂六种》本,《许学丛书》(第一集)本,《黔南丛书别集》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双树轩诗抄

    一卷。清僧湛性(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湛性俗姓徐氏,一名湛汍,字药根,又曰药庵,丹徒(今江苏省镇江)人,生卒年均不详,居扬州之祇园庵。湛性工诗,宗法王士祯,惟沿溯王士祯唐诗十选之中,故结体修洁,时

  • 诗经世本古义

    二十八卷。明何楷撰。楷字元子,镇海卫(今属浙江省)人。生卒年不详。楷博综群书,尤邃经学。天启进士。值魏忠贤乱政,不谒选而归。崇祯间迁科给事中,举劾无所避。杨嗣昌夺情入阁,楷劾之,忤旨贬二秩。福王命掌都

  • 薛文清集

    二十四卷。明薛瑄(1389或1392-1464)撰。薛瑄,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属山西)人。官至礼部右侍郎。谥文清。性刚直,曾因融怒王振下狱。学宗程东。其修己教人,以复性为主,有“河东派”之称。但认

  • 东坡养生集

    十二卷。清王如锡(生卒年均不详。)编。王如锡字武工,江宁(今江苏)人。此集共十二卷。原为内府藏本。前有王思任序及康熙三年(1664)邱象升序。盖此书成于崇祯中,而批点行世则出于象升之手。此集取苏轼诗文

  • 传疑录

    二卷。明陆深(详见《南巡日录》条)撰。此书分上、下二卷,上卷杂论经说异同,兼及史事,于前代宗室恩数等杀之制,叙述尤详。如:宋制亲王之子,不封郡王,亲王既没,不立嗣王。王安石在熙宁间,裁减宗室恩数,三学

  • 读书日记

    六卷。清代刘源渌(1619-1700)撰。此书是作者的读书札记,分“记疑”五卷,“冷语”一卷。此书原本“记疑”二十四卷,“冷语”五卷,后经人删定而成《读书日记》六卷。全书尊奉程朱一派理学,抨击陆王学说

  • 焦氏丛书

    二十一种,一百二十三卷。清焦循(己著录)撰。是书收三类书。一类为易学著作,有《易学三书》(包括《易章句》、《易图略》、《易通释》)、《易话》、《易广记》;一类为其余经学著作,有《六经补疏》(包括《论语

  • 生斋读易日识

    六卷。清方坰撰。坰字子春,平湖(今浙江嘉兴)人,嘉庆举人,官至武义训导。其一生研求理学,以程朱为本,著有《生斋文集》。此《生斋读易日识》凡六卷,内容仅及《无妄》,盖未竟之作。其说易皆以易辞证反身克己之

  • 安分斋集

    十卷。明郑本忠(?-1403)撰。郑本忠,字亦本忠,自号安分生,浙江县(今宁波市)人,生年不详。忠少既笃学,益务综览,涵濡渟蓄。明洪武六年(1373)举明经,不起,后经本县教谕赵思盛推荐授昌国训导,不

  • 陶朱公养鱼经

    见《养鱼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