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唐会要

唐会要

一百卷,五代王溥撰。王溥(922-982),字齐物,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五代后周至宋初“十年作相”,又是当时著名的历史学家。后汉乾珰元年(948),状元及第。隐帝即位后,为枢密使、同平章事郭威幕僚,随郭威征讨三叛。郭威以后周代汉,王溥累官户部侍郎,由翰林学士改端明殿学士。显德元年(954),郭威病危,委任王溥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进入宰相班子。周世宗继位后,王溥力赞亲征北汉,三征淮南,推动了后周“混一天下”的进程。显德六年(959),周世宗病逝,薛帝即位。作为监修国史的宰相,王溥上表请修《世宗实录》,撰成四十卷。建隆元年(960),赵匡胤建立北宋政权,王溥以宰相进位司空,以个人之力撰录成《唐会要》一百卷、《五代会要》三十卷。后又“三迁一品”,自太子太保迁太子太傅、太子太师。宋太宗继位,封祁国公,卒后谥为文献。早在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苏冕兄弟便纂集唐高祖至德宗九朝沿革损益之制,撰成《会要》四十卷。唐宣宗大中七年(853),宰相崔铉主持纂集唐德宗以下至宣宗朝的典制故实,撰成了《续会要》四十卷。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周世宗命窦俨编纂《大周通礼》,窦俨奏请“依唐《会要》门类,上自五帝,迄于圣朝,悉命编次。”(《玉海》卷六九《礼仪》)王溥在这样的背景下,取苏冕《会要》和崔铉《续会要》,重新厘订,又采集唐宣宗以下史事,编纂成一百卷。于宋太祖建隆二年(961)正月献上。因当时苏冕《会要》、崔铉《续会要》尚存,故称该书为《新编唐会要》。最迟不过宋仁宗庆历年间,即在苏州刻印刊行。元、明两朝,几乎不见流传。苏冕、崔铉两书,约在此时亡佚。王溥新编,也出现缺卷和错杂。全书大体含帝系、礼、宫殿、舆服、乐、学校、刑、历象、封建、佛道、官制、食货、四裔等基本方面,分540余目,记各类沿革损益之制,亦兼载事迹。其有细琐典故不能确定立目者,则别为“杂录”或“杂记”,附于相关各目之后,约30处。记述之中,又间录苏冕驳议若干则。该书最可宝贵的价值在于,它实际上保存了苏冕、崔铉二书的原始素材。《旧唐书》中的音乐、天文、五行、舆服、食货等志以及南蛮、西南蛮、西戎、北狄等列传,大部分内容与今本《唐会要》记述全同,甚至连文字都如出一辙。研洽唐代典故,玄宗以前《通典》所记为早,玄宗以后则该书为最早,价值自在两《唐书》之上。该书刻本至清初已属罕见,仅常熟钱氏写本,亦非足本。乾隆年间,四库馆搜访遗书,汪启淑所进抄本较钱氏写本,卷九二不残缺,卷九三、九四两卷首尾完具,收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为清代第一个刻本,成为通行本。同治年间,江苏书局翻刻,校勘颇精,改正了其中一些错处,为清代最后一个刻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学丛书”本,即以聚珍本为底本。1955年,中华书局又用商务印书馆纸型重印出版。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江苏书局本为底本,参以聚珍本和上海图书馆藏的四个抄本,校点出版,并附录《玉海》中的《唐会要》佚文36条,按原目编次。

猜你喜欢

  • 春秋孔义

    十二卷。明高攀龙(详见《周易简说》)撰。此书斟酌《左传》、《公羊》、《穀梁》、《胡传》之说,无所考证,亦无所穿凿。主张以经解经,凡经无而传有者不敢信,传无而经有者不敢疑。如隐七年“滕侯卒”,《公羊》以

  • 孟子郑氏注

    一卷。汉郑玄(详见《论语郑氏注》撰。马国翰编辑。按《汉书·郑玄本传》,不载郑玄的《孟子注》,而《隋书·经籍志》载《孟子》七卷,郑玄注。《唐书·艺文志》同。其书久佚,其他传记也绝无征引,无从考证。马国翰

  • 铜熨斗斋随笔

    八卷。清沈涛撰。沈涛生平事迹详见《论语孔注辨伪》。沈涛学问广博,遍读经史百家之书,遇有歧异,随笔考订,以成此书。书中以考订群经和诗文为主,间及史籍、音韵训诂等。沈涛曾从段玉裁游,受其影响,学有根底。故

  • 孟子年表

    一卷。清孟经国辑。经国,清中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及事迹未详。此表分年记事,并以夏、商、周三代所用岁首,虽子、丑、寅不同,但止以其目为岁首,故孟子四月初二生日,不必改为二月。又以孟子之字据《孔

  • 汇纂元谱南九宫正始

    十七卷。明徐庆卿(生卒年不详)辑,纽少雅订谱。徐庆卿字子室,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纽少雅,江苏常州人。据书后纽少雅所作序,徐庆卿得到一部元人《九宫十三调词谱》和一部明初人的《选词乐府群珠》,他本人得

  • 读韩非子札记

    三卷。清陶鸿庆(生卒年不详)撰。《读韩非子札记》是收入《读诸子札记》中的第十二种书。书中对《韩非子》一书作了颇为详尽的校释,其中对一些错误的纠正非常可信。当然书中也不乏依据主观擅自改动之处。《续四库全

  • 经义悬解

    五卷。清徐寿基撰。寿基字桂珤,江苏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县)人,生卒年不详。光绪六年(1880)进士,官山东某县知县。此书侧重考订经书中悬而未决的问题。作者用力虽勤,且有个别可取之处,但疏略不少。如《论语

  • 读孟

    十五卷。清王又朴(详见《大学原本说略》)撰。卷首有自序。根据七篇的次序,一篇分上下卷,共十四卷。末有附录卷。经文旁边,画圈点,注评语。扼要处,则圈围其字以分别。经文之后,依自己的见解,标义法,作顺说,

  • 孟子章句考年

    五卷。清蒋一鉴编辑。一鉴字存齐,安徽无为人。一鉴据孟氏谱,参以任钓台诸家的考证,认为孟子卒年八十四,生于周烈王四年(前372),终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前289),大旨本于曹之升的《孟子年谱》,以史鉴国策

  • 急就篇

    四卷。西汉史游(生卒年不详)撰,唐颜师古(581-645)注,宋王应麟(1223-1296)音释或补注。《汉书·艺文志》注称史游为“元帝时黄门令(宦官)”。原名《急就章》,简称《急就》,汉初的童蒙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