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礼注疏献疑

周礼注疏献疑

七卷。清许珩撰。许珩字楚生,江苏仪征人,诸生。工古、今体诗。《同治续纂杨州府志》有传。是书针对《周礼》之郑(玄)注贾(公彦)疏,提出疑问,阐明己见。书首有江藩序,颇有赞美之辞。卷一至卷七依次为:《序官》、《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考工记》。对注疏有疑者,则述所见;无者不录。书中不乏明见,如《地官》“生材、学艺、世事、服事”一节,许氏谓“生材”以下四条,即《太宰》之“转移执事”,《太宰》统言,《司徒》分言。此说较郑众于“学艺”四条谓“学道艺”等为长。但亦多有不当疑而疑之处,如《序官》卷内“迹人”条,郑注云“迹之言迹知禽兽”,许珩则认为“迹者,有所遵循,邦田皆有定处”。以《左传》“迹人来告,逢泽有介麕焉”语考之,可知郑(玄)注不误而许氏有误。又如《春官》卷内“散乐”条,郑(玄)注曰“若今黄门倡”,不误,而许氏说“注恐不然,当是夏商后王及古侯国所制之乐有可采者”。按“散乐”之名,至《唐书·礼乐志》犹见,有所谓“九部散乐”,即杂倡伎。此外,亦有注疏当疑而许氏未见之处。是书有嘉庆辛未(1811)刊本。

猜你喜欢

  • 唐确慎公集

    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唐鉴(1777-1861)撰。唐鉴,字镜海,并以字号,善化(今属湖南长沙县)人。嘉庆进士,官至二品太常卿,卒溢确慎。其学力辟王阳明,不为调停两可之说。著有《国朝学案小识》、《省

  • 御定全唐诗

    九百卷。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定。此集为唐代诗歌总集。又称《全唐诗》。系清彭定求、沈二曾、杨中讷、潘从律、汪士鋐、徐树本、车鼎晋、汪绎、查嗣、俞梅等十人,在曹寅组织下奉敕,以季振宜

  • 八卦方位说

    无卷数。清俞樾撰。此书所指卦位既不是朱子所说的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震东北、巽西南、艮西北的邵雍卦位,也不是《说卦传》中的离南、坎北、震东、兑西、巽东南、乾西北、艮东北、坤西南的卦位。而是根

  • 耻亭遗书

    十卷。清代周宗濂撰。周宗濂字简庵,华亭(今属上海)人,官至潜山县教谕,著有《文献通考节贯》等书。此书是作者关于《易》、《书》、《诗》、《春秋》、《礼记》、《周礼》、《仪礼》等书的读书笔记。书后附有《曰

  • 临汉隐居诗话

    一卷。宋魏泰(详见《东轩笔录》)撰。是书专论唐宋诗人的诗歌创作。卷中编次,记事与议论相间。然每及诗人,于唐则推崇杜甫,而贬斥白居易、元稹、孟郊、贾岛;于宋则独推王安石之佳句,而恨欧阳修之诗缺少余味,讽

  • 序卦分宫图

    一卷。清辛本棨、王殿黻合撰。辛本棨字戟臣,蓬莱人。王殿黻字子佩,福山人。此书目的在于阐发邵子三十六宫的学说。邵氏认为先天八卦相错为后天序卦纲领。后天八卦相错为序卦之根。于是将上下经各分为三宫,共六宫,

  • 说原

    十六卷。明穆希文(生卒年不详)撰。穆希文字纯文,嘉兴(今浙江嘉兴)人。此书成于万历十四年(1586)。十六卷,分原天、原地、原人、原物、原道术五部。杂采事迹,亦间有论断,其体例在类书和说部文献之间。多

  • 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

    三卷。五代后蜀彭晓(生卒年不详)撰。彭晓,字秀川,号真一子,永康(今四川灌县)人。飞鹤山道士,仕后蜀孟昶,为朝散郎,守尚书祠部员外郎。受赐紫金鱼袋。撰有《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又称《周易参同契通真义

  • 明太祖文集

    二十卷。明朱元璋(1328-1398)撰。明巡按直隶督学御史姚士观、南京户部督储主事沈铁同校刊。朱元璋,即明太祖。幼名重八,又名兴宗,后改名元璋,字国瑞。濠州钟禹(今安徽凤阳东)人。少时在皇觉寺为僧。

  • 周易本义引蒙

    十二卷。清姚章撰。章字青崖,山东潍县(今潍坊)人,贡生。据刘演序及自序,此书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刻梓。作者在自序中云其自幼学易,以朱子本义为宗,但却未能尽知本义之妙。后读《蔡虚斋蒙引》,始悉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