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集解

周易集解

十七卷。唐李鼎祚(生卒年不详)撰。李鼎祚,资州盘石(今四川资中西北)人。据刘毓崧《通义堂集》卷一引李氏《周易集解》跋云:“明皇幸蜀,鼎祚进《平胡论》,后召为左拾遗。肃宗乾元元年,奏以山川阔远,请割泸、普、渝、合、资、荣等六州界,置昌州,是时仍官左拾遗。尝充内供奉,曾辑梁元帝及陈乐产、唐吕才之书,以推演六壬五行,成《连珠明镜式经》十卷,又名《连珠集》,上之于朝,其事亦在乾元间。代宗登极后,献《周易集解》,其时为秘书省著作郎,仕至殿中侍御史。”《周易集解》,《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十七卷,题为《集注周易》。《中兴书目》、《通考》、李鼎祚《自序》皆称十卷。盖《周易集解》本为十卷,附王弼《周易略例》一卷,别有《索引》六卷,合为十七卷。故称十卷、十七卷皆不为无据。李鼎祚《自序》中说:“刊辅嗣之野文,补康成之逸象”。是知此书汇集汉《易》象数派各家注释,贬抑王注孔疏之义理派《易》说。该书所引述的有子夏、孟喜、焦赣、京房、马融、荀爽、郑玄、刘表、何晏、宋衷、虞翻、陆绩、干宝、王肃、王弼、姚信、王廙、张璠、向秀、王凯冲、侯果、蜀才、翟玄、韩康伯、刘瓛、何妥、崔憬、沈驎士、卢氏、崔觐、孔颖达、优曼容、姚规、朱仰之、蔡景君等三十五家的观点,其中多数为象数派《易》说。自王弼《周易注》大行,汉《易》象数派著作渐次失传,“隋、唐以前《易》家诸书逸不传者,赖此书犹见其一二。”(《经义考》卷十四引陈振孙)其价值主要在保存了汉《易》资料,而不在于学术思想。此书最早的版本是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朱睦序刊本,有周孝垓刊本,读画斋本,孙星衍巾箱本,《津逮秘书》、《学津讨源丛书》、《秘册汇函》、《雅雨堂丛书》均收录。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易学丛刊》收入。

猜你喜欢

  • 青楼韵语

    四卷。明张梦徵辑。张梦徵,号六观居士。生平不详。此书广收历代妓女诗词汇为一编。其中有晋代一人,南齐一人,梁代一人,隋代一人,唐代三十四人,宋代二十五人,元代十人,明代一百一十四人,共一百八十人,作品五

  • 重学浅说

    一卷。英国伟烈亚力(详见《几何原本》)口译,长洲王韬笔述。《重学浅说》一卷可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为重学原始,即简述重学的产生和发展经过;后半部分为重学总论。这部分内容与艾约瑟、李善兰译本《重学》的首卷

  • 左传释地

    三卷。清范士龄撰。士龄原名人炳,字酉轩,宝应(今属江苏省)人。此书前有道光六年丙戌(1826)自序,称自幼读《左传》,对列国地域,茫然不知所在。数十年后,撰成《左传释地》三卷。其书体例大体上模仿《尔雅

  • 大明高僧传

    八卷。明代释如惺(生卒年不详)撰。如惺,号幻为,师从天台宗真清,又从千松得禅师习禅宗,曾住天台山慈云寺,嘉兴楞严寺。《大明高僧传》简称为《明高僧传》。此书写成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所题书名中的

  • 春秋咫闻钞

    十二卷。清凌扬藻撰。扬藻字誉、钊,自号药洲花农,又号蠡勺,番禺(今属广东省)人。该书是作者研读《春秋》的心得,条录而成,对前人的观点加以辑录,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大抵综合三传,折衷众说。该书有清同治年间

  • 毛诗申成

    十卷。清汪龙(详见《毛诗异义》)撰。此书大旨在于申明郑笺。考其所学,师出归安丁小尺,又与金坛段玉裁相交,因此他说诗,笃守传笺,而尤其遵循训诂通假之理。此书虽名申成,但也只就可以阐发的加以引申,至于偏执

  • 延身益寿论

    一卷。英国爱凡司(生卒年不详)撰,英国傅兰雅(详见《化学卫生论》)译。此书论及人老之故和天然之死、人老死及质之根源、如何饮食以致延年、人与动植物益寿之案、人生免病之法,益寿可用之药,最后为结论。此书立

  • 禊帖综闻

    一卷。清胡世安撰。胡世安,详见《大易则通》条。本书系荟粹古今禊帖题识,均常见陈言。书中考证聚会兰亭诸人生平、仕履,与考证书法无关。至于指摘禊帖内岁、会、兰、亭、禊、弦、快、倦、撰等字不合六书,乃为一家

  • 家礼辑览

    十卷。图说 一卷。朝鲜金长生撰。金长生字希元,号沙溪,光州人,生卒年未详。金氏精于礼学,著有《经书辨疑》八卷、《“近思录”释意》一卷、《疑礼问解》八卷、《书疏杂录》等行世。金长生对朱子《家礼》用功多年

  • 沟洫疆理小记

    一卷。清程瑶田(1725-1814)撰。瑶田本名易,字瑶田,后字易畴,以字行。安徽新安(今安徽歙县)人。乾隆庚寅(1770)恩科举人,官太仓州学正,六十四岁时选嘉定县教谕,旋告归。师从江永,精于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