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辨疑

周易辨疑

无卷数。清朝李开先撰。李开先字传一,长寿人。与明朝嘉靖中太常寺卿李开先同名同姓,但并非一人。其易学受于乡人来知德(来知德虽然是嘉靖三十一年(1552)举人,但其授待诏则在万历三十年(1602),下距明朝灭亡仅四十年,所以他的门人能到清朝顺治初年尚在)。所以,其书诠解象数,多推阐其师错综之例。只有卦变之说与来知德不同,其中驳《本义》的颇多,如“九三重刚而不中,九四重刚而不中”,《本义》说九四重字疑是衍文。李开先则说“三画卦重为六画,自四画始,卦重则刚亦重”,其说基本正确。又如“坤六二直方大”,《本义》曰“赋形有定,坤之方也”。李开先说“方即径一围四,伏羲方图之方”,尤为不伦。至于他自立的新义,如《说卦》乾为马,而爻词取象于龙,朱子以为这样理解不通。李开先则说,“伏羲时龙马负图,乾虽为马而非马,乃龙马也。周公略去马字而止言龙,非拟之以马,又拟之以龙也”,等等。《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猜你喜欢

  • 陆放翁年谱

    一卷。清赵翼(见《廿二史札记》)撰。该谱记宋朝陆游。文笔简净,而许多年代考证却不甚精严。可参看钱大昕著述。现有《瓯北诗话》本。

  • 春秋大义

    无卷数。清张希良撰。希良字石虹,黄安(今湖北红安)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工诗文、明古学,曾督学浙江,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侍郎;还著有《宋史删》、《格物内外编》、《宝宸堂集》等。张希良认为“

  • 臣轨

    二卷,武则天撰。武则天(约624-705),名曌,并州文水(今属山西省)人。唐高宗去世之后,武则天以皇太后临朝执政,废中宗为庐陵王,居睿宗于别殿,不得预闻。又改东都为神都,改诸司官号,立武氏宗庙。徐敬

  • 融堂书解

    二十卷。宋钱时(生卒年不详)撰。时字子是,人称“融堂先生”,两浙路淳安(今属浙江省)人。南宋经学家。时自幼奇伟不群,无意于功名仕途,潜心钻研理学,曾主讲于象山书院,嘉熙中以丞相乔行简荐,授秘阁校勘,迁

  • 新元史

    二百五十七卷。近人柯绍忞(1850-1933)撰。绍忞字凤荪,又名蓼园,山东胶州(今胶县)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清末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读、侍讲、京师大学堂总监督等职。1914年任清史馆总纂,

  • 转注考

    《比雅》亦名《转注考》,详见《比雅》。

  • 三贤集

    三卷。明杨名(约1544前后在世)编。杨名字实卿,遂宁(今属四川)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八年(1529)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三贤祠在夔州莲花峰下。因周敦颐、王十朋曾为夔州知州,明初宋濂卒于此,而知府张俭

  • 周草窗年谱

    一卷。清顾文彬(生卒年不详)编著。文彬字紫珊,江苏元和人。该书记宋末元初周公谨事实。公谨名密,号草窗,又号弁阳老人,泗水潜夫。现存光绪二年(1876年)《过云楼书画》本。

  • 善行录

    八卷。续录二卷。明张时彻(生卒不详)撰。张时彻,字维静,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号东沙,明嘉靖二年(1523)进士,累官南京兵部尚书,著有《芝园定集》、《明文范》、《摄生众妙方》、《救急良方》等。《

  • 味蔗轩青灯新曲二种

    一卷。清黄治(生卒年不详)撰。黄治字今樵,台州(今浙江临海)人。本书收杂剧二种。其一是《雁书记》,共四折,写苏武出使匈奴,被拘留,令其归降。苏武威武不屈,牧羊北海,斥责前来劝降的李陵。后苏武于雁足系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