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参同契解

周易参同契解

三卷。南宋陈显微(生卒年不详)撰。陈显微,字宗道,号抱一子。淮阳(今河南省)人,临安佑圣观道士。撰有《周易参同契解》、《玄圣篇》、《显微卮言》、《神仙养生秘术》、《文始真经言外旨》等。前人研究《周易参同契》者,或以内丹解,或以外丹注。主内丹者认为乾坤是自身的天地,坎离为自身之日月,以神运自身精气结而成丹。主外丹者强调乾坤鼎炉,运火炼烧五金八石之类而求汞铅真宝。五代后蜀彭晓撰有《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他于前序中说,魏伯阳得《古文龙虎经》(即《金碧古文龙虎上经》),尽获妙旨,乃约《周易》撰《参同契》三篇,因自觉未尽纤微,又作《补塞遗脱》一篇,继演丹经之玄奥。彭晓还制有《明镜图》,以明《参同契》之旨。陈显微认为彭晓注本是诸注中的善本,所以他据彭晓所述,常引《金碧古文龙虎经》之语解《周易参同契》。据陈显微自序,他认为一物一身为一乾坤,而人的一身,阴阳、性命、魂魄、寤寐、动静、生死之类都是由一而生二;认为修金丹是返本还元归根复命之妙道,丹是会乾坤、交坎离、簇阴阳、合男女使二者又变而为一。以至九宫、八卦、七政、六位、五行、四象、三才之生于二,而又都归于一,然后会于丹。认为金是五行之极数,五行相生至金而极。即天一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最后生备有五行之气。认为金之为宝,熔之得水、击之得火,其柔象木,其色象土,水火土木四种性质俱备,所以历万年而不朽,经百炼而更坚,是刚建纯阳的至宝。天得纯阳,所以称乾为金,一得纯阳叫金丹,神得纯阳叫金仙。认为佛家以地水火风为四大、修炼金身不坏之体就是此道。后世道学者对此书极为推重,多将其与彭晓注本相比较而评说,郑伯谦认为彭晓本其注文虽详,而真机尚隐。称当时俗解以旁门附会,视彭益舛,贻误后学,不足以观。认为陈显微本训解“言入微而义释,辞不费而理彰”(见此书《原序》)。王夷认为彭晓本只有“首《序》与《明镜图》得魏公之旨。”而陈显微之解“犹《春秋》之有《左传》,又得杜预为之解也。”(见此书《后序》)清代学者称此书诠释详明,在《参同契》诸注中尤为善本,是尽言内丹的一家。近代学者研究《参同契》也多以此书为参考典籍。现存明《道藏》本、清《四库全书》本、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周易参同契古注集成》本。

猜你喜欢

  • 竹窗诗文辨正丛说

    四卷。旧本题嚣嚣子编。从书中所引观之,系南宋人。本书作《诗辨证》二卷、《文辨正》二卷,皆摘抄前人诗话、语录而成;词皆习见。只有《李希声诗话》、《薄氏漫斋录》、《世韵语》三书世所少见。本书有收入《四库全

  • 宝山县志

    ①十卷,首一卷。清赵酉修,章钥纂。赵酉,字文山,甘肃秦州人。贡生,乾隆八年(1743)知宝山县事,有政绩,后晋升太仓知州,旋擢苏州知府。此志为宝山县志始创,其取材多出于嘉定志。卷首载分县分城分志各公牍

  • 长谷集

    十五卷。明徐献忠(1469-1545)撰。徐献忠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其生平详见《吴兴掌故集》条。是集凡十五卷。赋一卷,诗三卷,文十一卷。嘉靖四十三年(1564),由松江府知府袁汝是与其乡士大夫筹金刻

  • 周易遵述

    十二卷。清蒋本撰。本字根庵,江苏昆陵郡(今江苏武进县)人。此书序称蒋氏写此书取正不取奇,取精不取多,取大不取巧,以宋儒之理为宗,亦不废汉儒之象,以近人之注较。又附剩义一卷。今存道光十年(1830)信芳

  • 申斋刘先生文集

    十五卷。元刘岳申撰。岳申字高仲,吉水(今江西吉水)人。生卒年不详。因吴澄荐,召为辽阳儒学副提举,不就。后授泰和州判,致仕。此集为门人萧洵所编,李祁序。收文二百余篇,其中碑志占十之四五,可补史阙。如文天

  • 沧沤集

    八卷。明张重华(约1570年前后在世)撰。张重华,字虞侯,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著有《沧沤集》。是编凡八卷。前有张位、姜宝二序。张位序称其有集,有卷,先梓八卷。姜宝序称其文用言奇巧,诗则常出新意。今观

  • 画墁录

    一卷。宋张舜民(约1034-约1100)撰。张舜民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碇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登进士第后,为襄乐令,累官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受元祐党籍牵连,被贬商州。后复集贤殿修撰而卒。张舜

  • 定边纪略

    不分卷。清不著撰人。传钞本。目录如下:首为疆域,次城垣,次庙宇,次召庙雪山,次祭祀,次衙署,次官制兵额,次统辖、外藩,次管辖四至,次办公衙门,次内阁,次军台额设,次军台地名,次年例奏章,次条陈,次廪给

  • 集程朱格物法

    一卷。清代王澍(1668-1743)撰。作者针对陆(九渊)王(守仁)学说中“格物者为格去物欲,还虚明之本体”的观点,摘取程朱学说中的关于“致知格物”的重要论述加以驳斥,旨在批驳陆王学说。

  • 禺峡山志

    四卷。清孙绳祖撰。孙绳祖,字澹翁,沈阳人。禺峡山,又名二禺山、中宿山。山源发衡庾,脉连留石。襟曹溪而负二罗、七十二峰,延漫磅礴。其距清远县三十里,两山穹窿,相互对峙,束浈湟诸水而赴海,故曰峡。茅君内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