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函书约存

周易函书约存

十八卷,约注十八卷,别集十六卷。清胡煦(1655-1736)撰。胡煦字晓沧,号紫弦,河南光山人。康熙五十一年(1712)进士,官至礼部侍郎。曾任《周易折中》分纂,又与修《卜筮精蕴》、《卜筮汇义》。此书原本一百八十卷。其中诠释经文者四十九卷。冠以《原图》八卷,用以解释伏羲之《易》。《原卦》三卷,用以解释文王之《易》。《原爻》三卷,用解周公之《易》。又取先儒论说,集为《原古》三十六卷,称为“首传”。共九十卷,作为《周易函书》正集。另有《函书约》三卷,《易学须知》三卷,《易解辨异》三卷,《篝灯约旨》十卷,共十九卷,作为别集。别集先已刊板。正集因为卷帙浩繁,难以刻写,便取诠释经文之四十九卷,约为十八卷,取名为《函书约注》。又取《首传》五十卷,约为十六卷,附以《续约旨》二卷,共十八卷,刊刻印行,取名为“续集”。均为胡煦手订。其“正集”原本,胡煦门人李学裕想为其校刊,携其稿去,恰学裕病卒,便散佚。其后“别集”“续集”板一并漫漶不清,其子季堂重新校订。因为正集没有刊行,续集之名也无所缘起,况且“续集”之《原图》、《原卦》、《原爻》、《原古》便是删节取自“正集”要语,非别有所增,不可把它视为续集,而别集内的函书约三卷,亦即“正集”之《原图》、《原卦》、《原爻》撮其大义,更不可附入别集,遂以“续集”编为十五卷,取函书约三卷弁首,共十八卷,名为“约存”。大概因为正集已散佚,其要义仅存于此。又以《续约旨》二卷,按《篝灯约旨》原目,分别附在各篇之内,合为《易学须知》三卷,《易解辨异》三卷,仍作为别集,其释经文十八卷,仍名为“约注”。共为五十二卷。此书说《易》大体斟酌于汉学与宋学之间,与朱熹《本义》颇有异同。收入《四库全书》,有乾隆癸巳胡氏刊本、康熙雍正间葆璞堂初刻本。

猜你喜欢

  • 大金集礼

    四十卷。不著撰人及成书年月。据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此书为金章宗明昌六年(1195)礼部尚书张玮等所进。分类编撰,收录帝王后妃尊号、册谥、祠祀、朝会、燕飨、仪仗、舆服等门。“数金源之掌故者,此为总汇

  • 极元集

    二卷。唐姚合(775-854后)撰。兆合字号不详,陕州峡石(今河南陕县南)人。元和十一年(816)进士,授武功主簿。官秘书少监。世称姚武功,其诗派也称“武功体”。所作诗篇多写个人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喜

  • 松漠纪闻

    三卷。宋洪皓撰。洪皓(1088-1155)字光弼,宋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政和进士。建炎三年(1129),以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出使金国。完颜宗翰(粘罕)迫使仕刘豫,皓不从。流放冷山,后又徙燕京

  • 唐摭言

    十五卷。五代王定保(870-940)撰。王定保字号不详,南昌(今江西南昌)人,唐昭宗光化三年(900)进士及第,为容管巡官,后遭乱不能北返,入仕南汉。大有十三年(940),由宁远节度使入为中书侍郎同平

  • 白云樵唱集

    四卷。《附录》一卷。明王恭撰。王恭,字安中,闽县(今福建闽侯)人,生卒年不详。王恭自称皆山樵者,为“闽中十子”之一。成祖初,以儒士被荐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旋投牒归。著有《白云樵唱集》、《凤台

  • 嵩崖尊生全书

    见《嵩崖尊生书》。

  • 刘端临遗书

    八卷。附《两世乡贤录》一卷。清刘台拱(1751-1805)撰。刘台拱,字端临,江苏宝应人,二十一举江南乡试,后累试春闱不第,大挑二等,授训导。刘台拱精古学,凡天文律吕至于声音文字,靡不贯通。其于汉、宋

  • 儒酸腐传奇

    二卷。清魏熙元(生卒年不详)撰。魏熙元,字玉岩,杭州(今属浙江)人。举人,曾任桐乡教谕。此传奇共十四出,写了八名府、县儒学教官,或是训导,或是教谕,每人写其一件事,表明这些“冷宦”的甘苦,富有喜剧情味

  • 学庸图说

    一卷。清侯连城撰。连城字宗璞,江苏梁溪(今江苏无锡)人。是书首有连城自序及例言。四书中《论语》、《孟子》随时记录,不相联贯。唯《大学》、《中庸》逐节相生,脉络交贯,由一章化为全部,而全部又归于一章,其

  • 说文谐声孳生述

    二十卷。清陈立(1809-1869)撰。陈立字卓人,号默斋,句容(今属江苏)人。道光间进士,官至云南曲靖知府。受业于凌曙、刘文淇之门,著作尚有《公羊义疏》、《句溪杂著》、《白虎通疏证》等。是书乃刺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