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传义补疑

周易传义补疑

十二卷。明姜宝(1514-1593)撰。宝字廷善,一作惟善,号凤阿,江苏丹阳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姜氏以程子《易传》主理,朱子《易本义》主占,开始颇有怀疑,继而研究十五年,觉得《传》义可从者十之八九,于是旁及诸家,参与己意,对《传》义少量可怀疑者加以评断,所以名《补疑》。《明史·艺文志》著录无“传义”二字,《四库总目》据编修励守谦进呈家藏本著录存目,作今题。该本卷首有孙承泽题识印记,卷中也有许多涂改标记之处,大概是孙承泽说《易》时以此书为底本的缘故。但该本现不知存于何所。今上海图书馆藏有明万历十四年(1586)新安郡斋刻本,有姜宝自序,即是原刊本。

猜你喜欢

  • 战国策

    三十三篇。西汉刘向(前79-前8)编次。刘向字子政,初名更生,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出身于西汉宗室,是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刘向十二岁被任为辇郎,二十岁被擢

  • 施氏诗说

    一卷。唐施士丐撰,清马国翰辑。据韩愈《施先生墓志铭》(《韩昌黎全集》卷二十四)知士丐卒于贞元十八(802)年十月十一日,年六十九岁,则其生年应是开元二十一(733)年。士丐在太常十九年,历任四门助教、

  • 恕谷中庸讲语

    清李塨(详见《大学辨业》)撰。是书乃塨里居为及门讲授《中庸》,门人记而录之。塨另撰有《中庸传注》,发抒理蕴,颇称邃密。是书大致相同,但也互有详略,且是书每用俗语达难显之情,尤为警切。如“仲尼曰君子中庸

  • 新修齐东县志

    八卷。清余为霖修,郭国琦等纂。余为霖字惕区,江西金溪人,顺治八年(1651)举人,康熙二十年(1681)任齐东知县。考齐东志,创自明正德十一年知县肖敬谏,再修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知县刘希夔,此志

  • 唐诗广选

    七卷。明凌宏宪编。凌宏宪始末未详。初时,李攀龙曾撰《诗删》,王世贞为之序。后坊间割其中所录唐诗刊行,别题曰《唐诗选》,凌宏宪又因其无评点,乃杂摭诸家之评,缀于简端,以朱墨版刊行,改题此名,盖坊刻翻新之

  • 思补斋诗集

    六卷。清潘世思(1770-1854)撰。潘世思,字槐堂,一作槐庭,号芝轩,江苏吴县人,乾隆状元,累官至吏部尚书、军机大臣。鸦片战争爆发后,力主林则徐驰赴广东禁烟。其人早擢科第,久历中枢,案牍之余,走笔

  • 四六膏馥

    七卷。旧本题宋杨万里(1127-1206)撰。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县)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任国子博士、宝谟阁学士。著有《诚斋集》。此书杂采集各家四六字句,分类编次,供学习

  • 经韵楼集

    十二卷。清段玉裁(1735-1815)撰,段玉裁,字若膺,号茂堂。江苏金坛人。乾隆举人,官知县,曾师事戴东原,为清代著名训诂学家、经学家。所著《说文解字注》影响颇大。《经韵楼集》大多为考据注释之作,涉

  • 诚斋牡丹百咏

    一卷。《梅花百咏》一卷。《玉堂春百咏》一卷。明朱有燉(1379-1439)撰。有燉为明代戏曲、诗文作家。号诚斋。周定王长子,太祖孙。洪熙元年袭封为周宪王。生平事迹见《诚斋录》文。《牡丹百咏》有宣德五年

  • 周易系辞荀氏注

    一卷。辑佚书,宋荀柔之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荀柔之,其字已佚,生卒不详,《宋书》无传,《南史》也不见记载。据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所载,注《系辞》者十人,荀柔之为其一,并称其为颖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