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人物志
十二卷。明张昶撰。字景春,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及仕履均不详。该书编成于隆庆四年(1570)。书中专辑吴中人物事迹,上起周朝,下至明代,分孝友,忠义,吏治,荐举,宦绩,儒林,文苑,闺秀,逸民,流寓,列仙,方外共12门,各人之后,又系以论赞。同郡皇甫汸为该书作序。有关吴中人物的事迹轶闻,当时许多人曾有撰述,如王宾,杨循吉,祝允明,朱存理等,而张此书因此类著作而又加增广,所收人物及事迹均此诸家丰富完备,但该书选录材料不注出典,使该书又不免无征不信。
十二卷。明张昶撰。字景春,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及仕履均不详。该书编成于隆庆四年(1570)。书中专辑吴中人物事迹,上起周朝,下至明代,分孝友,忠义,吏治,荐举,宦绩,儒林,文苑,闺秀,逸民,流寓,列仙,方外共12门,各人之后,又系以论赞。同郡皇甫汸为该书作序。有关吴中人物的事迹轶闻,当时许多人曾有撰述,如王宾,杨循吉,祝允明,朱存理等,而张此书因此类著作而又加增广,所收人物及事迹均此诸家丰富完备,但该书选录材料不注出典,使该书又不免无征不信。
二卷。清叶矫然撰。叶矫然字思庵,福建闽县人。顺治五十一年(1712)进士,官至乐亭县知县。该书仿照李光、杨万里二家《易传》之意,于每卦象爻名以史事证之,以为以人事说《易》才具实用意义。但所举事例不免偏
无卷数。明杨观光(生卒年不详)撰。杨观光,字用宾,招远(今山东省招远县)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官至少詹事。杨观光有文采,善画山水。此书是他任赞善时给太子所进的书。以《唐六典》所载东宫官制:“赞
皋陶矢厥谟,禹成厥功,帝舜申之。作《大禹》、《皋陶谟》、《益稷》。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义,黎民敏德。”帝曰:“俞!允若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
六卷。元周巽撰。号与字为巽泉、巽亨。生卒年及籍贯不详。集中自称曾从征道、贺二县土著居民,因功授永明簿,尝仕于元。所纪干支有丙辰九年,当为明洪武九年(1376),可见明初尚在。“巽诗格不高,颇乏沈郁顿挫
①九卷。明成祖朱棣(1360-1424)编著。朱棣是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洪武三年(1370)封为燕王。他“智勇善用兵”,在多次率军征讨蒙古的戎马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军事斗争经验。史载他智
十五卷。清谢启昆撰。谢启昆(1737-1802),字蕴山,号苏潭,南康(今属江西省)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官至广西巡抚。启昆受学于翁方纲。翁氏视学广东时,曾搜访全省金石文字,编撰《粤东金石
一卷。清丁晏(1794-1875)撰。丁晏字俭卿,一字柘堂,江苏山阳(今淮安)人。道光举人。早岁治经,主汉学,长于训诂。平生校订书籍甚多,有《颐志斋丛书》。此谱系据丁氏多年搜集的有关郑玄的资料编成,所
六十一卷。孙希旦(1737-1784)撰。孙希旦,字绍周,号敬轩,浙江瑞安人,清代经学家。举乾隆二十七年(1762)乡试,挑三十四年(1769)会试中正榜。孙衣言《敬轩先生行状》:“会试榜出,主司择其
二卷。清盛锦(?-1756)撰。盛锦,字庭坚,号青嵝。江苏吴县人。诸生。盛锦一生周游南北,京城王公大臣与其有交者不寡。该集由沈德潜选编并作序,据序中介绍,遗稿共收诗五百余篇,因刻书费用有限,先刊印十分
①八卷。明朱东光修,侯一元纂。朱东光字少龙,浦城人,进士,隆庆三年(1569)任平阳县知县。此志为隆庆五年(1571)修,抄本。未分卷册,有目录,目次为图、星野、疆域、山川、建置、沿革、城池、公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