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后山诗话

后山诗话

一卷。旧本题宋陈师道(详见《后山丛谈》)撰。是书为评论历代诗歌之作。《文献通考》作二卷。此本一卷,疑后人合并。本书又称《陈无已诗话》或《后山居士诗话》。陆游《老学庵笔记》深疑《后山丛谈》及此书,且谓“丛谈”或其少作,此书则必非陈师道所撰。据《四库全书》编纂者考证认为此书非陈师道所撰,出于依托无疑。书中认为陶潜之诗切于事情而缺乏文彩,认为韩愈元和圣德诗于集中为最下;而裴说《寄边衣》一首,本来诗格柔靡,殆类小词,却极力称赞,有失公允。其以王建《望夫石诗》为顾况作,亦间有谬误。然其谓诗文“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又谓“善为文者因事以出奇。江河之行,顺下而已。至其触山赴谷,风搏物激,然后尽天下之变。”持论间有可取。强调“学诗当以子美为师,有规矩,故可学。”对黄庭坚“近世少年多不肯治经术及精读史书”加以斥责,称“李白诗如张乐洞庭之野,无首无尾,不主故常,非墨工椠人所可拟议”。其解杜甫《同谷歌》之黄独,《百舌诗》之谗人。解韦应物诗之《新橘》三百。驳苏轼《戏马台诗》之“玉钩白鹤”。亦间有考证。有《百川学海》本、《津逮秘书》本、汲古阁刊本、《历代诗话》本、《后山全集》本、《稗海》本、《四库全书》本等。

猜你喜欢

  • 训诂学引论

    何仲英著。是书共三章:一训诂,总论训诂之源流、要义、方法与术语;二代语的历史沿革,依据古籍,探索书面语的历史变迁;三现代方言,研究现代方言的起源和发展。本书是训诂学史上第一部通论性著作。商务印书馆19

  • 竹居集

    一卷。明王珙撰。珙,字廷珪,江苏常熟人。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均不详。此编为王珙诗集。观其诗,多用洪武正韵,是受当时作诗趋势影响所致。诗内容大致出入于月泉、吟社一派遗韵。虽诗中偶有秀丽之句,但篇幅单薄窘

  • 龙门县志

    二十卷,清成王左修。成王左,山东乐安人,例监,康熙二十五年(1686)知县。龙门,明嘉靖间县令创修县志,清顺治十四年(1657)县令建标,重付剞劂。康熙六年(1667)县令取前志而增损。此志乃知县成王

  • 十二笑

    十二卷(残)。题“墨憨斋主人新编”,“亦卧庐生评,天许闲人校”。墨憨斋主人为冯梦龙别号,而此书编撰者非冯梦龙,系别人伪托而自重,其真实姓名不知。成书年代在冯梦龙之后不远,明末清初之时。该书为白话短篇小

  • 毛诗古韵杂论

    一卷。清牟应震撰。此书杂论古韵不局限于《毛诗》,盖因治《毛诗》而兼及其他。以为古时已有韵书,以《诗》证之,十五国之地,东西三千里,南北二千里,上自《商颂》,下至《陈》风等,千数百年之久,而用韵没有多大

  • 两岸集

    八卷。明朱廷立(约1538年前后在世)撰。通山(今湖北东南)人。其生平详见《盐政志》条。此集共八卷。诗四卷,文四卷。其门人兵部尚书刘体乾撰《墓志》,称其学出于姚江,而挤之者复出自姚江之流。今其文集内推

  • 诗集传音释

    二十卷。《札记》一卷。元罗复撰。罗复字中行,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卒年不详。该书为朱熹《诗集传》作音释,对《诗经》音韵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卷首附有《诗序》,朱熹《诗辨说》、《诗图》、《诗传纲领

  • 春秋日食星度表

    一卷。清张冕(详见《春秋至朔通考》)撰。该书对《春秋》中所见日食、星变加以考订,列表说明。有清嘉庆年间刻本(与《春秋至朔通考》、《春秋初年岁星行表》、《春秋日表》合刊)。

  • 乐陵县志

    八卷。清郝献明修,胡岳立纂。郝献明,宣府万全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十五年(1658)任乐陵县知县。胡岳立字万仞,慈溪县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官至户、兵两部尚书。邑志,创修于明万历十

  • 大泌山房集

    一百三十四卷。明李维桢(1547-1626)撰。李维桢,字本宁,京山(今属湖北)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进修撰,官至礼部尚书。善文,所作甚多,著有《史通评释》、《大泌山房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