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史通评释

史通评释

二十卷,明李维桢评,郭孔延附评并释。李维桢(1547-1626),字本宁,京山(今湖北京山)。隆庆戊辰(1568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累迁提学副使,天启初,以布政使致仕,后来,又被召回修《神宋实录》,最后官至南京礼部尚书。他一生写了大量的文章、诗词,除了著有史学评论著作《史通评释》以外,还有《大泌山房集》、《黄帝词额解》,是明代的一位文学家,其事迹都载入《明史·文苑传》中。郭孔延事迹不详。唐代史学家刘知已所著《史通》一书刊刻问世以后,流传下来的却很稀少,万历年间,出现了张氏刻本,增加了七百三十多字,删除了六十多字,另外又对《曲笔》、《因习》二篇进行补充,这才使《史通》一书较为完整。但是对于此书的引据却没有注明出处,而后人又都以张氏刻本作为底本,据此,李维桢略加评论,郭孔延又在此基础上进行评释,并广引各书以作为佐证。在《评释》一书中,凡在每篇末尾标有“评曰”二字的,皆李维桢之语,标注“附评”二字者,则是郭孔延所作的补充。李维桢的评论,大都出自明代人游谈的议论,一般不受史学家的重视,而郭孔延的评释,引章据典、较为详尽、但又多不标注出处,这是本书的一大缺陷。此书有励守谦家藏本。

猜你喜欢

  • 禹贡水道便览

    一卷。清张先振撰。张先振字以厚,湖北汉阳人,清代后期学者,除撰有本书外,还著有《周易互卦图说》、《周礼精义》、《仪礼考》,《律吕考》等书。本书名“水道便览”,与书之内容甚是相符。书中略于山而详于水,对

  • 孝经郑注疏

    二卷。清皮锡瑞(1850-1908)撰。皮锡瑞字吉人,一字麓云,号鹿门,人称师伏先生,湖南善化(今长沙)人。著述颇丰,有《经学通论》五卷、《孝经郑注义疏》二卷、《春秋讲义》二卷、《今文尚书考证》三十卷

  • 午亭文编

    五十卷。清陈廷敬(1639-1712)撰。陈廷敬,字子端,号说严,本名陈敬,因举进士时同科有两陈敬,因奉旨增“廷”字。泽州(今属山西晋城东北)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官至大学

  • 说苑

    二十卷。刘向(详见“新序”条)编辑。曾巩校书序云:“得十五篇于大夫家,与旧为二十篇。”《四部丛刊》或单行本二十卷,是历史故事集。其中材料,有出于汉朝藏书《说苑杂事》,有出于他的私藏,有出于民间书,也有

  • 诸子拔萃

    八卷。明李云翔(生卒年不详)编。李云翔,字为霖,江都(今江苏省江都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成于明天启七年(1627年),取坊本《诸子汇函》割裂其文,分为二十六类,其杜撰之诸子名目,则一仍其旧。古今

  • 保婴撮要

    八卷。明薛铠(生卒年不详)撰。薛铠字良武,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宏治年间曾官太医院医士,后赠为院使。此书成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分门别类论述婴儿初生护养法、儿科疾病诊法、变蒸、五脏主病、幼儿内科

  • 周易辑闻

    六卷。附《易雅》一卷。《筮宗》一卷。宋赵汝梅撰。汝梅字号、生卒年皆无考。《四库提要》谓其为商王元份之七世孙,资政殿大学士善湘之子。《经义考》引袁桷语也云,汝梅,善湘子,为宰相婿。卑退自修,精易象,有《

  • 千字文汇编续编

    共四卷。其中《汇编》三卷,《续编》一卷。清德保(生卒年不详)编。德保,满洲正白旗人,姓索绰络氏,字仲容,一字润亭,号定圃,又号庞村。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庄。著有《乐贤堂诗文抄》。是书系取梁周

  • 樵隐昔寱

    二十卷。清平步青(1832-1896)撰。平步青字景荪,号栋山樵。浙江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同治进士,官江西督粮道,并署布政使。后辞职家居,校辑群书,从事撰述。有《香雪崦丛书》等。此书凡二十卷。内容

  • 春秋命历序

    不分卷。清黄奭(详见《汉学堂丛书》)辑。该书是《春秋纬》之一,不见于诸史《经籍志》、《艺文志》及其他诸家著录,亡佚已久。但唐代《文选注》、《初学记》、《艺文类聚》以及宋代《太平御览》、《路史》诸书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