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史籀篇疏证

史籀篇疏证

一卷,叙录一卷。近代王国维撰。参见《补高邮王氏说文谐声谱》。《史籀篇》是见于著录的中国最早一部字书。《汉书·艺文志》小学类首载《史籀》十五篇,自注:“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又云:“《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与孔氏壁中古文异体。”对于以上说法,王氏《叙录》颇有特发之覆,主要见解有二:一、“史籀”非人名。籀之为言读也,其书首句当云“太史籀书”,太史籀书犹言太史读书,后人因取“史籀”二字名其篇。二、《史籀篇》作于周宣王时失之过早。以《说文》所收遗文观之,其体势大抵上承石鼓文,下启秦刻石,与甲骨彝器中所见殷周古文绝然不同。然与战国时秦之文字,如大良造鞅铜量、大良造鞅戟、相邦吕不韦戟、新郪阳陵二虎符及绛帖本诅楚文相类似。诅楚文文字多同小篆,与《说文》中籀文合若符节,故知籀文乃是周秦间西土通行之文字,秦之小篆实变其体,二者同出一系,血脉固相通也。王氏云:“《史籀篇》文字,秦之文字,即周秦间西土之文字也。至许书所出古文,即孔子壁中书,其体与籀文篆文颇不相近,六国遗器亦然。壁中古文者,周秦间东土之文字也。然则《史籀》一书,殆出宗周文胜之后,春秋战国之间,秦人作之以教学童,而不行于东方诸国。”《疏证》则搜集《说文》中籀文,以近世地下所出殷周古文一一疏证之,颇为精审。是书有《广仓学宭丛书》本,《王忠悫公遗书》(第一集)本。

猜你喜欢

  • 乾坤凿度

    《易纬》之一。已佚。撰者不详。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为二卷,分为上下二篇。上篇论四门四正,取象取物,以及卦爻蓍策之数。下篇说谓坤有十性,而且推及荡配、陵配,又杂引万形经、地形经,制灵经、蓍成经、含

  • 清入关前与高丽交涉史料

    一卷。不著编人。该书集录了清崇德元年(1636年、朝鲜李朝仁祖十四年)五月至崇德六年(1611)清政府与朝鲜李朝政府之间的交涉文书80余件,是研究当时两国关系的重要史料。

  • 凤麓小志

    四卷。后序一卷。清陈作霖撰。陈作霖(1837-1920),字雨生,号伯雨,晚号可园,江苏南京人。其一生凡省府县局、书院、学堂、官书局、图书馆之属,皆互董其役终其身,因著书百数卷,跻为通儒。传世之作,首

  • 天基圣节排当乐次

    一卷。宋周密撰。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自号泗水潜夫,工诗词。此书系陶宗仪从周密《武林旧事》中辑出。原书为追记南宋盛时京师(今杭州)的情况。天基圣节即万寿节。此书详细记载了理宗时期

  • 汉州郡县吏制考

    一卷。清强汝询撰。强汝询在咸丰五年(1855)依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郡国志》、《汉书》和《后汉书》的本纪、列传及其注释等,编撰成《汉州郡县吏制考》一书。书前有强汝询《自识》,书末附有《杂论》

  • 翻译菜根谈

    二卷。原汉文本明洪应明(生卒年不详)撰。洪应明字自诚,别号还初道人。万历年间,曾撰《仙佛奇踪》,《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已著录。应明撰写《菜根谈》,概取宋人汪信民所言“人咬得菜根,则百事可作”语。全书分修

  • 文苑汇隽

    二十四卷。明孙丕显(生卒年不详)撰。孙丕显字启周,自称闽人。其书共分二十九门。抄撮类书,体例较为烦杂。

  • 文通

    三十一卷。明朱荃宰撰。朱荃宰,字咸一,黄冈(今湖北)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所著有文、诗、乐、词、曲五编,并以通名,见于自序。而《文通》独先刻成。其书取古今文章流别,及诗文格律,一一为之条析。欲仿刘勰

  • 焦弱侯问答

    一卷。明焦竑(详见《支谈》条)撰,潘曾纮编。焦竑曾从学于耿定向,又与李贽是好友,因此思想观点也倍受他们的影响,尤其是李贽对焦竑的影响最深。李贽极力诋毁孔子,提出“非孔”的口号,因此焦竑在此书中,便极力

  • 少室六门集

    一卷。元魏菩提达摩(通称达摩,?-536,一说528)撰。达摩生于南印度,婆罗门族,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梁普通年中(520-526,一说:南朝宋末),自印度海路来广州,从广州至北行于魏沿途传教弘法。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