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籀汇编

古籀汇编

十四卷。近代徐文镜(生卒年不详)辑。文镜浙江临海人。是书由清汪立名《钟鼎字源》、吴大澂《说文古籀补》、近人丁佛言《说文古籀补补》、容庚《金文编》、罗福颐《古玺文字征》、商承祚《殷虚文字类编》汇辑而成,按《说文》顺序排列,每字以小篆为字头,下注楷体,然后按上述六种书的顺序列出古文、籀文、金文、甲骨文,悉引《说文》原有说解及孙愐音切。《说文》所无之字,附于各部之末。凡得《说文》所有之字二千四百四十五字,重文二万八千四百七十四字;《说文》所无之字五百九十字,重文一千二百五十二字。共三万二千七百六十一字,可谓集古文籀文之大成。其于古文、籀文之体,一字而各家异释者,各从其所释之字分列于下,并存其说,不是此而非彼。其缺点是所录于《钟鼎字源》中的秦权汉弩诸字,亦属小篆而非古籀,应删除;又所录于各书的古籀,形体完全相同者,亦不应兼收并蓄。是书有民国二十三年(1934)石印本。

猜你喜欢

  • 真腊风土记

    一卷。元周达观撰。达观,自号草庭逸民,温州永嘉(今属浙江)人。成宗元贞元年(1295),达观随元使臣赴真腊(今柬埔寨),大德元年(1297)回国。此书即他依据在真腊的亲身见闻写成。前有总叙,记载他随同

  • 山木居士外集

    四卷。清鲁九皋(1732-1794)撰。鲁九皋字仕骥,字絜非,号山木。山东新城人。乾隆年间进士,官山西夏县知县。曾从姚鼐学古文义法,著有《山木居士传》。该集为九皋自己编订,第一卷为议说、策问、策对、纪

  • 经德堂全集

    八种,二十六卷。清龙启瑞(详见《尔雅经注集证》)撰。八种中最要者为《尔雅经注》三卷《音释》二卷《集证》三卷,本书有专条介绍,可参阅。《经籍举要》一卷,以义理致用之学为宗举列典籍,所列虽不甚广,然亦可考

  • 东林同难录

    一卷。清缪敬持(生卒年不详)撰。敬持江苏江阴人。明朝天启年间,宦官把持朝政,东林党诸多俊杰被难。其后人辑有《同难录》,桐城左氏刻之。康熙七年(1668年),敬持订补其缺,重新刻印。现有江阴耕学草堂重刊

  • 论语骈枝

    一卷。清刘台拱(1751-1805)撰。台拱字端临,江苏宝应(今江苏宝应)人,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举人。官至丹徒县训导。著有《刘端临遗书》,是书为其中的一部分。是书虽辩说不多,而持论精核。台拱本

  • 易触

    七卷。清贺贻孙撰。贺氏字子翼,自称水田居士,江西永新人,明代诸生。该书原无传写本,清咸丰初年由贺恢募资刊刻,始流传于世。此书由作者自序,内容虽多据前人所言,但诠释详明,发挥透彻,绝非简单的抄袭。作者认

  • 蔆湖沈氏丛书

    见《所愿学斋书钞》。

  • 修辞指南

    ① 见《书叙指南》。② 二十卷。明浦南金(生卒年不详)编。浦南金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嘉靖壬午举人。官国子监助教。本书将《尔雅》、《左腴》、《汉隽》、《书叙指南》四书,汇集为一编。分二十部,四十类。没

  • 真定奏疏

    一卷,附刻,一卷。明卫桢固撰。卫桢固,字紫岚,韩城(今属山西韩城县)人。崇桢进士,历任云南道监察御史之职。《真定奏疏》为作者巡按真定(今河北正定)时所上疏稿,共二十六篇,其中有许多关于明末军政不修的材

  • 宗元集

    三卷。附录《元纲论》一卷,《内丹九章经》二卷。唐吴筠(?-778)撰。吴筠字贞节,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少通儒典,文辞工美。隐居南阳倚帝山。后入嵩山,受正一法于潘师正。天宝初年,召入宫中,献《元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