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庭祖师语录辑略
四卷。明代释□□撰。古庭,是学法师善学的自号。《古庭祖师语录辑略》为语录体佛书。主要记载善学法师博学佛法,弘传宗义的言论及有关教义之见解。善学,俗姓马,出生于儒学家庭。学内外典,尤对《清凉大疏钞》、《圆觉经》、《楞严经》、《大乘起信论》诸部钻研深透,皆能融会贯通。依宝觉法师受业,用心专一,倍受师辈赞赏。此书虽作者不详,但据书中记载和有关情况判定,当是善学法师亲笔所作。此书是了解善学高僧的有价值材料。现见载版本有明代崇祯癸酉刊本。
四卷。明代释□□撰。古庭,是学法师善学的自号。《古庭祖师语录辑略》为语录体佛书。主要记载善学法师博学佛法,弘传宗义的言论及有关教义之见解。善学,俗姓马,出生于儒学家庭。学内外典,尤对《清凉大疏钞》、《圆觉经》、《楞严经》、《大乘起信论》诸部钻研深透,皆能融会贯通。依宝觉法师受业,用心专一,倍受师辈赞赏。此书虽作者不详,但据书中记载和有关情况判定,当是善学法师亲笔所作。此书是了解善学高僧的有价值材料。现见载版本有明代崇祯癸酉刊本。
一卷。清王鸣盛(1722-1797)撰。王鸣盛字凤喈,号礼堂、西庄,上海嘉定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因滥用驿马降为光禄寺卿。二十八年(1763)
二卷。清世祖福临(1638-1661)撰。福临,姓爱新觉罗,名福临,皇太极第九子。清代皇帝,年号顺治。1643-1661年在位。福临六岁即位,由叔父多尔衮、济尔哈朗摄政。顺治元年(1664)入关,击败
四卷。宋王贶(生卒年不详)撰。王贶,字子亨,考城(今属河南省)人,为当时名医宋毅叔之婿,从岳父学医而成名,并因而得幸,官至朝请大夫。此书成于北宋宣和七年(1125),又称《济世全生指迷方》,《宋史·艺
二十二卷。编者不详。本书共收明人传奇十种,多半有别本刊行。每种传奇或未署名,或只署作者之号。今据其曲词和内容,加以考订,知《喜逢春》(二卷)署名金陵桃叶、渡清啸生,然不知姓氏,写毛士龙忤宦官魏忠贤奸党
二卷。《骈文录》五卷。《诗录》十八卷。《词录》一卷。清杨葆光(1830-?)撰。杨葆光字古醖,号苏盦,又号红豆词人。作者生平事迹不详,有《天台游记》。词人于光绪八年(1882)夏命小胥裒集,将咸丰十年
二卷。《淡月平芳馆词》一卷。清章华(约1910前后在世)撰。章华字曼山,湖南长沙人,生卒年不详。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取军机章京。邮传部创立时,侍郎张百熙奏调章华掌理章奏,旋补郎中,辛亥革命后
六卷。不著撰人名氏,也无年月,但从本书卷二有关封典的内容来看,则知仍是锡珍等奉敕纂修的八十七卷书中的一部分,即验封则例。书成于光绪十一年(1885),分六卷:卷一“世爵”,卷二“封典”,卷三“恩荫”,
二十二卷。清王念孙(1744-1832)撰。这是王念孙《读书杂志》之第九种。二十二卷为后序,其子引之又补附顾广圻校《淮南子》一卷,故书实为二十一卷。《淮南内篇》虽易读,伪错实多。念孙利用自己广博的知识
十六卷。明蔡士顺编。蔡士顺字号、生卒年均不详。江苏苏州人。由国子监生官福建按察司照磨。此录成于崇祯十年(1637)。所辑皆东林诸人诗文。以科目先后为序,始万历二年(1574),终崇祯四年(1631)。
五卷。明黄谏(生卒年不详)撰。黄谏字廷臣,高邮(今属江苏)人,迁徙兰州。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后谪广州府通判。工隶篆行楷,善画。其著作还有《书经集解》等。此书旨在考正字画之讹,以《洪武正韵》隶字,每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