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历代赋格

历代赋格

十五卷。清陆葇(1630-1699)编。陆葇,原名世枋,字义山,一字次友,号雅坪,浙江平湖县人。康熙六年(1667)进士,管内秘书院典籍。召试“博学鸿儒”一等,授翰林院编修,分纂《明史》。后奉命值南书房,帝召至乾清宫暖阁,出“五台山大莲花”限韵试诗,立就,蒙优奖。三十三年(1694),大考列第一,超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总裁诸书局。著有《雅坪文稿》、《诗稿》、《词谱》等。此集为历代辞赋总集。分文赋、骚赋、骈赋三格,每格之中又各分天文、地理、人事、帝治、物类五类。入选作家上自荀卿、宋玉,下迄明代,范围相当广泛。集内每格之前都有用相应文体写成的小引,均出自陆葇女婿沈季友之手。有清刊本行世。

猜你喜欢

  • 小琼华仙馆稿

    一卷。清于晓霞撰。于晓霞,字绮如,江苏金沙人,闺秀冯声畦之女,知县松陵金文渊之妻。清代诗人。此书与其夫金文渊著《笑吟轩稿》合刻于道光二十年(1840),名曰:《玉莲环草》。此书前有史麟所作序言,共收古

  • 可经堂集

    十二卷。明徐石麒(1578-1645)撰。徐石麒,初名文治,字宝摩,号虞求。浙江嘉兴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乾隆年间赐谥忠懿。著有《可经堂集》。该集凡十二卷。共分十五类,包括疏、诗

  • 六书通摭遗

    二卷。清毕星海(生卒年不详)撰。星海字崑源,海盐(今属江苏)人。其祖父宏述辑有《六书通》,盖本闵齐伋《六书通》之意,集三代秦汉篆法,以《说文》之字为标首,下列古文、籀文以及鼎彝符印。其体例与《金石韵府

  • 续说郛

    四十六卷。明陶珽(生卒年不详)撰。陶珽,姚安(今属云南)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陶珽鉴于陶宗仪《说郛》所收之书止于元代,遂杂钞明人说部五百二十七种以续之,但其中仍有宋、元人之著作,如卷二宋苏

  • 古今注

    三卷。附《中华古今注》三卷。《古今注》三卷,旧本题晋崔豹(生卒年不详)撰;《中华古今注》三卷,旧本题后唐太学博士马缟(约854-933)所撰。豹书无序跋,缟书前有自序,称“昔崔豹《古今注》博识虽广,迨

  • 孝经识

    一卷。日本物茂卿撰。物茂卿生于日本宽文六年,卒于日本享保十三年,与康熙之世同时。是书据孔传而较以今文,录其同异,且为是正。茂卿以为《孝经》系战国时儒者所作,名之为经,古所未有。而以所引“孔子曰:吾行在

  • 拾遗录

    一卷。明胡(详见《家规辑要》条)撰。此为杂考训诂之书。共分六类,一论语,二孝经,三孟子,四小学,五经说,六俪考。援引采辑,颇有根据。如其小学类中,据参同契证急就篇之老复丁。据诅楚文在秦惠文王二十六年,

  • 博望山人稿

    二十卷。明曹履吉(约1631年前后在世)撰。曹履吉,字之甫,安徽当涂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官至河南提学佥事。著有《博望山人稿》。是集凡二十卷。诗六卷,文十一卷,尺牍三卷。刻于崇

  • 仪顾堂题跋

    十六卷,续跋十六卷。清陆心源撰。陆氏精通经学,藏书极富,是书为书跋汇编之作。其藏室“皕宋楼”多藏宋元善本、旧抄名校本、影写影刻本,每有考辨,陆氏辄亲撰题跋,遂辑成此书。卷一经、卷二至五史、卷六至九子、

  • 北宋二体石经宋拓残本

    一卷(影印本)。罗振玉辑,民国十二年(1923)印于天津。所收《易经》八行,从《升卦》“曰允升大吉”起,至“无所疑”止;《尚书》五十行,从《武成》“壬辰旁死霸”起,至《洪范》“三日祀四”止;《诗经》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