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窗随笔
四卷。清代郭梦星(生卒年不详)撰。郭梦星著有《尚书小札》等著作。此书属于札记,记载考证内容较杂,阐述经义、考据论证史事及清代的一些掌故、杂事,也有一些诗文之类考证。书中不分门类,评说经义之处多不符正统的小学声韵:所评议的诗文、典故、成语有较大参考价值。作者考证论评的典章制度,洞悉源流,措词简明,对于典章制度研究有一定帮助。卷四的“县志拾遗”,可以补有关志书的不足,有一定地理价值。有《宝树堂遗书》本。
四卷。清代郭梦星(生卒年不详)撰。郭梦星著有《尚书小札》等著作。此书属于札记,记载考证内容较杂,阐述经义、考据论证史事及清代的一些掌故、杂事,也有一些诗文之类考证。书中不分门类,评说经义之处多不符正统的小学声韵:所评议的诗文、典故、成语有较大参考价值。作者考证论评的典章制度,洞悉源流,措词简明,对于典章制度研究有一定帮助。卷四的“县志拾遗”,可以补有关志书的不足,有一定地理价值。有《宝树堂遗书》本。
见《图注脉诀》。
九卷。附补遗一卷。明陶宗仪(生平详见《国风尊经》)撰。此书载历代能书之人,上起三皇,下至元代。各卷所记如下:卷一,三皇至秦。卷二,汉与三国。卷三,晋。卷四,宋、齐、梁、陈、北齐、隋。卷五,唐与五代。卷
二十卷。附《焚余草》一卷。清徐嘉炎(1631-1703)撰。徐嘉炎,字华隐,另一说字胜力,号华隐,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康熙十八年(1679年)因户部侍郎于可托推荐,以国子生应试“博学鸿儒”列一等
六卷,首一卷。喻端士撰。喻端士,清嘉庆前后南昌人,《贩书偶记》时令类著其书为“道光元年(1820)密香庵刊”。
二十二卷。明董复亨(约1605前后在世)撰。董复亨,字元仲,元城(今河北大名)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外转布政司参政,未任而卒。著有《繁覆园集》。是集为董复亨诗文集。
二卷。北宋黄伯思(1079-1118)撰。黄伯思字长睿,别字霄宾,一说号霄宾,又号云林子,邵武(今属福建)人。元符进士,历通州司户、河南府户曹参军、校书郎、秘书郎等。卒年仅四十岁,但学问淹通,李纲为其
十卷。《拾遗》一卷。元贡师泰(1298-1362)撰。师泰,字泰甫,号玩斋。宣城(今属安徽)人。以国子生中江浙乡试,除泰和州判官。历官礼部尚书、平江路总管、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户部尚书等职。曾经浙右余粮
十六卷。明李天麟编。李天麟,北京大兴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八年(1580)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巡按浙江。本书皆载词命之文,分制词、进奏、启札、祈告、杂著五门,中又各分子目。所采上自汉、晋,下迄于宋。但意
一卷。近人王维成撰。王维成,其人不详,撰有《老子化胡经考证》一卷。关于老子入西戎化胡之说,由来已久,但具体起于何时,没有定论。一般认为,此说约起于东汉,渐成于魏晋之际,定型于晋以后。经南北朝及隋唐,每
一卷。清末沈家本(约1840-1913)撰。家本字子惇,号寄簃,光绪九年(1883)进士,官至资政院副总裁,此书原题为《周官书名考古偶纂》。书前有自记,称“偶阅郎兆玉《周官古文奇字》一篇,颇多舛错,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