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泽县志
三十卷,首一卷。清盛朝辅原本,李麟瑞、纽承藩续修。何秋渊续纂。纽承藩,曾任光泽县知县。明宣德、正德曾两修县志,书均已不存。清康熙二十二年、四十七年又两度重修,书亦散失。乾隆三十五年又修,书始传。道光二十年知县盛朝辅以乾隆志为底本重修。光绪二十三年(1897)纽承藩则增修道光盛志而成此书。兹篇体例完备,搜采亦富。凡所征引,一一注明。诚为佳志。
三十卷,首一卷。清盛朝辅原本,李麟瑞、纽承藩续修。何秋渊续纂。纽承藩,曾任光泽县知县。明宣德、正德曾两修县志,书均已不存。清康熙二十二年、四十七年又两度重修,书亦散失。乾隆三十五年又修,书始传。道光二十年知县盛朝辅以乾隆志为底本重修。光绪二十三年(1897)纽承藩则增修道光盛志而成此书。兹篇体例完备,搜采亦富。凡所征引,一一注明。诚为佳志。
三卷。余缙撰。余缙,清代诸暨(今浙江诸暨县)人。字仲绅,号浣公。顺治壬辰(1652)进士,官至河南道监察御史,有《大观堂文集》。是集即其官御史时所上诸疏,共四十三篇,另附外官告病诸疏,是其未上之稿。
二卷。明李同芳撰。同芳字济美,号晴原,昆山(今属江苏)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官至山东巡抚。该书乃自传性质的著作,主要记叙其生平善迹。书分四十门,每门题目皆取佳名为之,明显寓有自美自誉之意。这类
一卷。清刘云峰(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刘云峰字秋冶,江西南昌人,生卒年均不详,生平待考。工诗。本编取梧州风景古迹,为竹枝词四十五首,各附注其下,颇详悉。
六卷。明李先芳(约1561前后在世)撰。李先芳生平详见《读诗私记》(辞目)。是集凡六卷乃皇甫汸所选。分体编次,间有评语。然并非其全集。人评:“其诗大抵和粹淡雅,时有清丽之作,但缺乏风骨和研炼。”此本四
二十八卷。清代顾栋高(1679-1759)编写。顾栋高见《尚书质疑》。此书为宋代以来,诸儒家讲学的言论汇编,旨在调停朱(熹)陆(九渊)二派的争辨。全书摘录了周敦颐、程颐、程颢、张载、杨时、谢良佐、吕大
六卷。元周巽撰。号与字为巽泉、巽亨。生卒年及籍贯不详。集中自称曾从征道、贺二县土著居民,因功授永明簿,尝仕于元。所纪干支有丙辰九年,当为明洪武九年(1376),可见明初尚在。“巽诗格不高,颇乏沈郁顿挫
见《太玄经》。
①见《老子》。②见王弼《老子注》。
六卷。《外集》一卷。明邹德涵(约1585年前后在世)撰。邹德涵字汝海,号聚所。邹守义之孙。江西安福人。生卒不详。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官至河南按察司佥事。著有《邹聚所文集》。此集共六卷,诗一卷,
十三种,三十一卷。刘海涵编。刘海涵字怡宣,信阳(今属河南省)人。是书为刘海涵辑其乡先辈著作,并选其诗文编成诗钞、文钞。刘海涵又撰年谱二种及记述该地山川风物、名贤逸事、信阳掌故之杂记类著作数种。该书是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