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元音

元音

十二卷。元孙原理汇辑、陈孟凝编选、张中达校正。孙原理、陈孟凝、张中达三人生卒年、事迹均不详。张中达出任定海县丞时方刻板行世(乌斯道《元音序》)。本书共十二卷,共选入元朝一百七十六位诗人的诗作,并在诗人姓氏之下,略记其简历(个别的未记)。首选刘因,终于龙云从。在十二卷之后,附有无名氏之作七首,并有一组补遗。书中选诗最多的是虞集,共一百零六首,编为一卷(卷五),补遗中又收取虞集诗五首。其次是范椁、杨载,两人诗合编为一卷(卷四)。收入诗少的,仅存一首,如张立仁(伯远)、祝蕃。在内容的选择上,除七言律诗颇见特色,还特别留意选入篇幅较长的作品。至于宋代遗民之诗一般均未收。因其选诗之时,除照顾不同风格外,还尽量收入集外佚诗。故此书问世后,影响颇大。明末潘是仁辑刊数十种宋元人诗集,往往均依据《元音》成编。此书初版于洪武十七年(1384),再版于建文三年(1401)。有明抄本,《四库全书》本,1919年董康诵芬室影刊建文本。

猜你喜欢

  • 陆象山年谱

    二卷。清李绂(1673-1750)撰。李绂字巨来,号穆堂,江西临川(今属江西)人。康熙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治陆王理学,所撰文章对王安石事迹有所辩正。除本书外,尚著有《穆堂类稿、续稿、别稿》、

  • 道藏目录详注

    四卷。明白云霁(生卒年不详)撰。白云霁,道士,字明之,号在虚子,上元(今属南京市)人。撰有《道藏目录详注》四卷。其书成于天启丙寅年(1626)。书中以《道藏》所收之文题,分门编次。其大纲分三洞四辅共为

  • 诊宗三味

    一卷。清张璐(详见《张氏医通》)撰。又名《石顽老人诊宗三味》。张氏认为人身有病,莫不见之于脉。但当时的某些脉学著作却颇多疏漏谬误之处,于是编撰此书。书成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全书共三万七千字,以

  • 书经详说

    无卷数。清冉觐祖(详见《易经详说》)撰。《书经详说》恪守宋学,主蔡沈集传。虽亦常引孔安国注、孔颖达疏以及宋元以下诸儒之说,其目的则仅仅在于解释、证明蔡传,偶有与蔡传不同者,虽引之必一一加以注明。故其书

  • 西番事迹

    一卷。明王琼撰。此书记其总督三边时,出兵征讨吐鲁番,平定各部叛乱事。书中历考汉“先零”,宋“岷洮”诸羌与中原王朝的关系。书中肯定王安石遣王韶西征一事,认为是强宋室的措施,而斥史臣以王安石为开边生事之非

  • 穀梁注

    一卷。晋刘兆(详见《公羊注》)撰,清龙璋辑。据《晋书·儒林传》称,刘兆鉴于《春秋》一经而三家殊途,诸儒是非之议纷然,互为仇敌,于是“思三家之异,合而通之”,作《春秋调人》七万余言,又作《春秋左氏全综》

  • 春秋比辨

    不分卷。清章谦存(详见《尚书周诰考辨》)撰。谦存撰有《强恕斋经剩》、《强恕斋文剩》、《强恕斋诗剩》、《强怒斋笔剩》等,《春秋比辨》即《强恕斋经剩》中的一种。该书撰成于道光八年(1828),厘为三篇即《

  • 广东通志

    ①三十卷,清金光祖修,莫庆元纂。金光祖,满洲人,生员,康熙十二年(1673)任两广总督。莫庆元,番禺学教谕。时朝廷诏谕各省州县纂修志乘,以备一统志采择。金光祖在其序中云:“部檄至两广,臣光祖适备员总督

  • 关氏易传

    一卷。旧本题北魏关朗撰,唐赵蕤注。关朗字子明,河东人。蕤字大宾,梓州盐亭(今四川盐亭)人。该书《隋志》、《唐志》都没有著录,晁公武《读书志》认为李淑的《邯郸图书志》才开始著录。《中兴书目》中也有这部书

  • 乐纬动声仪

    一卷。辑佚书,清马国翰辑。此《乐纬动声仪》一卷凡二十九条,系谈乐声发动等内容。声有缓急之不同,分为五种即宫、商、角、徵、羽,又各以人事当之。以人事不同而推出乐声不同的原理,故宫为君,其声宏以舒;商为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