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总志

五总志

一卷。北宋末南宋初吴炯(生卒年不详)撰。吴炯生平事迹不详。唯《宋中兴百官题名记》载,绍兴十三年(1143)七月,吴炯为枢密院编修官,八月,改任浙西提举。其余仕履不可考。此书卷首有吴炯自序,题建炎庚戎(1130)避地无诸城,书于萧寺之道山亭。书中有与苏叔党自太原至河外事;又有靖康元年(1126)于京兆祥符寓舍被掠事;又在第一条内载其大父事仁宗为御史,曾言大臣,未报,复上章乞斩奸臣以谢天下,皇帝大书“铁御史”三字以赐之;又一条称嘉州岁贡荔枝、红桑等物,大父为犍为令,作三戒诗谏戒,九重称奖;又载其父曾居李邦直幕府以及崇宁四年(1105)谪居荆南诸事,可知吴炯为北宋末南宋初人。吴炯于避乱期间,并未废书,仍然手不释卷,“于紬绎方册,与夫耳目所闻见,有可纪述者”,皆“因事辄书,杂以己语,或以古证今”(《五总志》序),以成此书。取“龟生五总,灵而知事”之语,以定书名。书中主要记述吴炯所见所闻之杂事,间及考证旧说。其论诗,推重黄庭坚,认为黄庭坚于诗人有开辟之功,当属江西流派。但书中不持门户之见,多有可取。其间亦杂有舛错之处,如,谓千字文敕散骑员外郎周兴嗣次韵,“敕”字当作“梁”,当时帝王命令,尚未称“敕”,不知“敕”字汉时已有;又谓汉高祖据厕见大将军、不冠不见丞相,不知为汉武帝事;《唐诗纪事》称骆宾王从徐敬业起兵,事败后出家灵隐寺为僧,是宋之问续桂子天香之句,其说已讹舛不合,而吴炯乃云骆宾王未显时,庸作杭州梵天寺,一老僧苦吟不已,骆宾王为足成之,更不知所据为何。但书中对北宋琐事记录特详,足资治文史者参考。今传本主要有,《知不足斋丛书》、《四库全书》、《艺海珠尘》、《笔记小说大观》、《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宛委山堂《说郛》及商务印书馆《说郛》本仅摘录数条,《旧小说》收录一则。《知不足斋丛书》本是较好较通行本。

猜你喜欢

  • 乌石山

    九卷。清刘永松、郭柏苍撰。刘永松字筠川,福建侯官人。郭柏苍,字兼秋,福建侯官(今属福州)人。乌石山在福州府城西南隅,属侯官县。高一千一百余尺,周三千三百余尺。前拱海门,旁俯城市。其与九仙山、越王山被时

  • 伤寒寻源

    三卷。清吕震名(1798-1852)撰。吕震名字建勋,号村,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年间举人。官至湖北荆门州州同等职。后去官归隐,侨居苏州,研读医书。吕氏致力于《素问》、《灵枢》及仲景之书的研究,为

  • 竹书纪年补证

    四卷。清林春溥(1775-1862)撰。春溥字立源,号鉴塘,福建福州人,一说闽县人。嘉庆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曾任编修、教习庶吉士、文渊阁校理等。后讲学于南浦、鹅湖、鳌峰十九年,对儒家经典著作和中国古

  • 印正稿

    六卷。明张信民(生卒年和事迹不详)撰。张信民为渑池(今属河南)人。为孟化鲤的门人。传授王守仁的“良知”之学,从学者颇众。其门人冯奋庸等录其平日问答议论编为此书。清雍正四年(1726),渑池县知县王箴舆

  • 龚文恭公年谱

    一卷。清龚守正(1776-1851)自述。守正字象曾,号季思,浙江仁和人,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恭。此谱自记至道光三十年(1850年)止,其子自闿等又据守正所著《艳雪轩笔记》

  • 慧琳一切经音义反切考

    七卷。黄淬伯著。黄淬伯(1899-1970)江苏南通人。192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历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青岛大学、重庆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校教授。一生致力于音韵学的研究和教学。

  • 小维摩诗集

    一卷。清江珠(生卒年不详)撰。江珠,字碧岑,又字小维摩,江苏甘泉(今扬州)人,江藩之妹,侨居吴县的吾学海之妻。清代诗人。另著有《青藜阁集》二卷。《小维摩诗集》为《吴中十子诗钞》其中之一。收入诗一卷,词

  • 两汉蒙求

    十一卷。宋刘班(生卒年不详)刘班字希范,吴兴(今属浙江)人。官至同知三省枢密院事。本书模仿李翰《蒙求记》的体例。收取两汉的事,以韵语编之。以便乡塾之诵习,而于史学无所发明。

  • 韵汇

    五卷。题清朱彝尊辑、鄞县沈道宽编次。沈氏序云:秀水朱竹垞先生得宋椠《广韵》,以为天之未丧斯文。夫《广韵》非古韵也,然由是而适于古,犹有门径可寻。自平水刘氏并为一百七部,分所不必分,合所不可合,而韵学昧

  • 太乙金镜式经

    十卷。唐王希明撰。王希明年里不详,开元时曾以方技为内供奉,待诏翰林。本书见于《新唐书·艺文志》,系著者奉敕而撰。太乙亦即太一,本为北极神之别名,为天神之最尊贵者。先秦术数有一流派尊奉太乙,称为太乙数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