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经详说
无卷数。清冉觐祖(详见《易经详说》)撰。《书经详说》恪守宋学,主蔡沈集传。虽亦常引孔安国注、孔颖达疏以及宋元以下诸儒之说,其目的则仅仅在于解释、证明蔡传,偶有与蔡传不同者,虽引之必一一加以注明。故其书较少创获。有《五经详说》本,标注《书经详说》七十六卷,清光绪七年(1881)大梁书局刊行。
无卷数。清冉觐祖(详见《易经详说》)撰。《书经详说》恪守宋学,主蔡沈集传。虽亦常引孔安国注、孔颖达疏以及宋元以下诸儒之说,其目的则仅仅在于解释、证明蔡传,偶有与蔡传不同者,虽引之必一一加以注明。故其书较少创获。有《五经详说》本,标注《书经详说》七十六卷,清光绪七年(1881)大梁书局刊行。
二卷。清赵青藜(1700——1780)撰。青藜字然乙,号星阁,泾县(今属安徽省)人。乾隆丙辰(1736)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山西道监察御史。著作除《读左管窥》外,还有《星阁史论》、《星阁正论》
①四卷。清詹惟圣撰。詹惟圣,浙江人,康熙元年(1662)由江华县令调任宁远县知县。九疑山旧无志。明万历间邑令蒋镇始创之,历三月而成书。詹惟圣以其书过于简略,因于任宁远知县次年(1663)撰成此书。《九
一卷。清朱百度撰。百度,字午桥,江苏宝应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作者因秦焚简策,古籍湮灭,汉朝建立以后,大兴经学,其后经师相承,久而久之,辗转抄书,谬误颇多,从而认为:传流至今不变者,唯有汉碑最古,
十五卷。清吴涑撰。吴涑,字温叟,晚号击存,江苏淮阴人,曾任国会议员,生卒年不详。涑父昆田,以文章行谊,名重江淮,世称稼轩先生。涑少承家训,复得名师高延第指授,通经史百家之旨。集中卷一至四,为文,卷五至
二卷。清张恩霨撰。张恩霨字慈光,曾官永定河南岸同知。明来知德著《周易集注》十六卷。其卷首卷末附图甚多。张氏以为这些图驳杂不纯。因而对其重新删订,只取其中三十四图,引录部分图说,编成此书,并于上注眉批,
二卷。清张应誉(详见《笃志斋周易解》)撰。应誉究心于宋儒之学,于群经都有著述,尤深于《易》、《春秋》,撰有《笃志斋经解》五卷,《笃志斋春秋解》就是其中的一种。该书不释《春秋》全经,有所论说,就分别条录
二十卷。明黄正宪(见《易象管窥》)撰。该书以为注《春秋》者,以左氏,公羊、穀梁及胡安国最为著名,但都有不足。于是遍采自唐孔颖达以下至明代学者的观点,进行折衷。其中明人之说多取季本的《春秋私考》和王樵的
六十卷。明周珽编。周珽字无瑕,浙江海宁人。生卒年不详。初,其曾祖敬,辑《唐诗选脉》一书,刊未竟而毁。珽辑缀残稿,续成是编。其持论以高棅“品汇”、李攀龙“诗删”为宗。体例仿效《唐诗品汇》,按体编排。先五
四卷。《玳录》一卷。附《校玳》一卷。续校一卷。元丁鹤年(1335-1424)撰。鹤年字亦称鹤年,盖因孟浩然字浩然例故。回回人。父职马禄丁为武昌县达鲁衣赤,遂家其地。鹤年生当元季,逢乱不求仕进。元亡,避
八卷。外一卷。元顾瑛(1310-1369)编。生平事迹见《玉山草堂集》条。顾瑛所居池馆之盛,甲于东南。一时名流多从之游宴。因辑其诗文为此集。各以馆池楼亭等名为纲,如:玉山堂、玉山佳处、种玉亭、小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