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临证指南医案

临证指南医案

十卷。清叶桂(1666-1745)撰。叶桂字天士,号香岩,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叶氏生于世医家庭,三代业医,幼承家学。其祖父、父均为当时名医。十四岁丧父,从父之门人朱某学医,先后拜师十七人。叶氏少年聪悟好学,求知若渴,知识宏博,广通经史。学医采众家之长,能够“闻言即解,见出师上。”主要著述有《本草再新》、《本事方释义》、《时选医衡》、《叶案括要》、《叶天士秘方》、《叶天士女科医案》、《叶天士医案存真》、《叶天士医案增补》、《叶天士家传秘诀》、《叶天士晚年医案真本》、《叶天士万应奇效秘方一千六百种》、《幼科要略》、《医效秘传》、《评点叶案存真》、《评定陶节庵全生集》、《种福堂公选良方》、《眼科良方》、《温热论》等。多为门人或后人所辑。叶氏诊治疑难杂病有卓越成绩。特别对温热病有很大贡献。擅长治疗时疫。叶氏继承了金元诸家学说,并在对热病规律的大量观察下,脱出《伤寒论》的范围,创立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理论体系,以“卫、气、营、血”为辨证施治的纲领,用以划分热病的浅深和治疗步骤,提出伤寒与温病证治的不同,对卫、气、营、血的分辨上又创造性地发展了辨舌、验齿、观察斑疹和白的方法,成为温病诊断的特点,创立了温病学说。在治疗方面,叶氏主张根据卫、气、营、血之分,而四者又互有联系,提出了辛凉解表、甘寒养阴、清热解毒、滋阴救液等方法,创立了许多方药。在其倡导下,清代研究温病学的日益增多,形成了清代的温病学派。温病学派的创立,使很多温病患者获得治疗,弥补了单纯用治疗伤寒的方法治疗一切外感病、传染病所造成的损失,也为后世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防治某些烈性传染病提供了宝贵经验。叶氏兼通内、妇、儿、五官各科,而以内科为主。儿科亦有专长,擅长治痧(麻疹)、痘、惊风、疳积等症,往往三言两语即能道明某些儿科病的本质特征和施治诀窍。徐大椿赞赏不已地说:“和平精切,字字金玉,可法不传,得古真诠而融化之,不愧名家。”叶氏用于儿科、妇科方面的许多方剂,至今有很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在内科杂病的治疗方面,于切脉、望色、察看舌苔及验齿等,分析病情丝丝入扣,十分有效。处方治病能师古而不拘泥,善于化用古方,创立新方。叶氏重视识证、立法、用方,强调对证用药。此书又名《临证指南》,为叶氏门人华岫云搜集整理而成,刊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约四十五万字。后附《幼科新法》及《温热论治》各一卷。《幼科新法》据传为叶氏手定后章楠改题为《三时伏气外感篇》。卷一至卷八为内科杂病及外科、五官科病;卷九为妇科;卷十为儿科。全书以病为纲,分为八十九门。每病列医案若干则,后附叶氏门人等撰论治一篇。末附书中所举方剂,便于查阅。叶氏治病辨证细致,善于抓住主证特点,立法处方精当、妥贴,用药灵活而有法度,常以寻常药物而获奇效。书中所述理法颇有创见,如论述温热病说:“温邪上受,内八于肺,肺之周气之气,气窒不化,外寒似战栗,其温邪内郁,必从热化。”吸取了吴又可邪自口鼻而入的论点,提出了肺先受邪、逆传心包络的观点。如论中风,提出肝阳化风理论,治以滋肝肾之阴,兼用潜镇、清泄、平息法,认为类中风为本虚标实。提出胃阴虚说,对内伤虚劳证,善用血肉有情之品治疗。临证治疗上多从脾胃上立论。如虚劳阴虚咳嗽之所以出现形肌日瘁、食减、自利、腹痛、寒热等,总由脾胃受伤,气不摄而阴不化所致,不必治咳法滋,只必戊己汤加五味摄阴已足。其温病之说对后人影响颇大,如吴鞠通《温热条辨》多取材于此。一些方剂如桑菊饮、银翘散、清营汤等名方亦从本书案中化裁而来。本书对临床证治十分切用。流传甚为广泛,被誉为临证医案范本,为重要的医案著作。徐大椿曾加以眉批品评,与原书共传于世。本书因系随见随录,因此各案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又因为门人编辑,未必尽为叶氏本意。有乾隆三十三年(1768)刻本(附《种福堂公选良方》)、光绪十年(1884)古吴扫叶山房刻本、1957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猜你喜欢

  • 管子补注

    二十四卷。明刘绩(生卒年不详)。刘绩,字用熙,江夏(今湖北武汉市武昌)人,著有《三礼图》。由于《管子》一书多用古字,且有错字、别字,原注也有许多漏洞,因此刘绩作了适当的改正、补注。虽然刘绩所做的工作成

  • 五韵论

    二卷。清邹汉勋撰。汉勋(1805-1853)字叔勣,一作叔勋,号叔子,湖南新化县人。咸丰元年(1851年)举人,佐江忠烈守南昌,为起义军所杀。精古音之学。尚著《说文谐声谱》、《广韵表》、《颛琐历考》、

  • 高等国文法

    杨树达(1885-1956)撰。树达字遇夫,号积微,湖南长沙市人。1897年考入时务学堂。1905年赴日本留学,辛亥革命后回国,任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国文教员。而后历任北京高等师范、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教授

  • 化学启蒙

    一卷。英国艾约瑟(详见《格致质学启蒙》)译。不著原撰者,但根据各章具体内容与制造局本《格致启蒙》中化学启蒙内容和子目相对照完全相符可知,《化学启蒙》当为英国罗斯古撰《化学》一书的译本。《化学启蒙》全书

  • 春秋以俟录

    一卷。明瞿九思撰。九思字睿夫,号慕川,黄梅(今湖北黄梅)人。万历元年(1573)举人。为知县张维翰诬,谪戍塞下。张居正援救,获释。后荐授翰林待诏,力辞不受。卒年七十一。该书多为牵强附会之谈,如以《春秋

  • 浯溪诗文集

    二卷。明黄焯(生卒年不详)编。黄焯,字子昭,自号龙津子。南平(福建)人。正德进士。历永州知府。官至湖广参政。浯溪源出湖南祁阳西南松山,东北流入湘江。水清石峻,唐元结爱其胜景,居于溪畔,并起此名。本书则

  • 杜诗说

    十二卷。清黄生(1622-?)撰。生平详见《字诂》。此书以杜甫诗分体注释,于句法、字法皆逐一为之剖别。大旨谓前人注杜求之太深,皆出于私臆。故著此以辟其谬。其说未尝不是。分章别段,如评点时文之式,又不免

  • 毛诗沈氏义疏

    二卷。北周沈重(500-583)撰,清马国翰辑。沈重生平及著述见前条。是书较王谟辑本收取较宽。有《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 明人丛刻

    二十种,二十五卷。明佚名编辑。本书汇辑南北朝、唐、宋、元以来诗话、词话等谈艺评文之作,主要有梁钟嵘《诗品》、明王世贞《诗评》、宋严仪《沧浪吟卷》、元陆辅仁《词旨》、明王世贞《词评》、《曲藻》、唐孟棨《

  • 春秋集解

    十二卷 附 春秋集解绪余 一卷春秋提要补遗一卷。清应撝谦(详见《周易集解》)撰。《春秋集解》节录《左氏》、《公羊》、《穀梁》以及胡安国《春秋传》,并引其余诸家之说,互为参证,然后作者再行折衷,提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