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临川集

临川集

一百集。宋王安石(1021-1086)撰。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庆历三年(1043)进士,任淮南判官,知鄞县,历任舒州通判、常州知府、江东刑狱提点。嘉祐三年(1058)入为度支判官,上万言书,以变法为言。不久,直集贤院、知制诰。神宗即位,命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1069)拜参知政事,力主变法。三年(1070),拜宰相。先后推行青苗、水利、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法,并改革科举整顿学校,全面实行新法。熙宁七年(1074)四月,由于司马光、文颜博、吕公著等人强烈反对,神宗动摇,变法失败。王安石被罢相,任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次年,改集禧观使,封舒国公。元丰二年(1079),复拜右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封荆国公。王安石性格倔强,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曾说:“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其文雄健峭拔,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遒劲清新,词风豪气纵横。著有《周官新义》、《学说》等。此集全名为《临川先生文集》。全书按古诗、律诗、挽辞、集句、四言诗、赋、铭、赞、书疏、奏状、札子、内制、外制等顺序排列。校语附记在每卷之末。书前有明人王宗沐等序,卷末有明人章汝明等书后。另将岛田翰等人所辑王安石诗、文、词佚篇汇为《补遗》一卷附于后。王安石文集版本向来很多。有南宋龙舒《王文公文集》刻本、明嘉靖间的应氏本和何氏重刻本等。

猜你喜欢

  • 群书钩元

    十二卷。元高耻传(生卒年不详)撰。高耻传临邛(今四川省邛崃县)人。此书杂采古事古语,以字数为标目次第。从一字起至七字止。其不能限以字数者,又别立脍炙句二卷。其一字类不能成句,则以古文奇字当之。十分庞杂

  • 历朝赋楷

    八卷。清王修玉(生卒年不详)辑。王修玉,字倩修,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康熙间贡生。著有《松壑堂集》等。此集为历代辞赋总集。所选之作上起周末,下迄清康熙中,共收辞赋一百六十七篇。编成于康熙二十五年(1

  • 礼记恒解

    四十九卷。清刘沅(1768——1855)撰。沅,字止唐,号槐轩,四川双流(今四川双流县)人。著有《易经·书经·周官·仪礼·礼记·春秋恒解》、《史存》、《明良志略》、《槐轩杂著》等二十余种,合称《槐轩全

  • 加年堂讲易

    十二卷。清周渔撰。周渔字大西,兴化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该书前有自序,称“与朱子《本义》、《程氏易传》及古今来言《易》之家大相违戾。谓直接加年寡过之学,渔不敢当也。谓四圣人觉

  • 易小传

    六卷。沈该撰。沈该字守约,一作元约,南宋湖州归安(今浙江吴兴)人。绍兴中,官至左仆射、兼修国史,故宋人称此书为《沈丞相易传》。是书释六爻,兼论卦变。不主程氏之义理,也不本邵氏之象数,而独考究遗经,谈三

  • 费氏古易订文

    十二卷。清末民初王树楠(1851-1936)撰。王树楠字晋卿,河北新城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官至新疆布政使。入民国后为清史馆总裁。著述颇丰。其易学著作除本书外,亦有《周易释贞》二卷。此书专为

  • 居业录

    八卷。明胡居仁(1434-1484)的讲学语录,由其门人,女婿余祐(1465-1528)编辑成书。胡居仁字叔心,号敬斋,余干(今属江西)人。师事吴与弼,不求功名,筑室山中,以讲学为事,寻主白鹿书院。著

  • 钦定历代职官表

    又称《历代职官表》。六十三卷(一作七十二卷)。清乾隆时官修。清廷以官制之得失,可知朝政之盛衰,念历朝官制,典籍具存,宜备溯源流,明其利弊,庶前规可鉴,法戒益昭,乃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特命四库全书

  • 历算全书

    六十二卷。梅文鼎(1633-1721)撰。梅文鼎字定九,号勿庵。安徽宣城人。著书八十多种,主要成就在天文学、数学方面。是书汇集梅氏所著二十九种,言历者居前,言算者列后。内容大体可分三部分:一是历学理论

  • 微波榭丛书

    十七种,一百四十五卷。清孔继涵编辑。孔继涵字荭谷,曲阜(今山东曲阜)人,乾隆间进士,官至户部郎中。治学深于“三礼”,尤精天文算学,著有《红榈书屋集》等。曾校刻《微波榭丛书》及《算经十书》等,皆称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