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东溪日谈录

东溪日谈录

十八卷。明周琦(生卒年不详)撰。周琦字廷玺,马平(今广西柳江)人。成化十七年(1481)中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员外郎。曾师事洛阳阎先生,而阎受业于薛瑄。故其学以程朱为本,复性为主。他为人端直谨厚,见重乡里。每学有心得,必笔录之,积久汇成此书。全书分为十三类,凡《性道谈》二卷,《理气谈》一卷,《祭祀谈》二卷,《学术谈》一卷,《出处谈》一卷,《物理谈》一卷,《经传谈》三卷,《著述谈》一卷,《史系谈》二卷,《儒正谈》一卷,《文词谈》一卷,《异端谈》一卷,《辟异谈》一卷。《广西通志》载其著《日谈录》十八卷,又著《儒正篇》论薛河东之学。考《儒正篇》,即此书的第十五卷,非别有《儒正篇》。书前有吕景蒙所撰的《序》,谓此书刻于嘉靖十六年(1537)。书中每条或十几字或数百字,一本濂洛之学。《性道谈》多引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之说而论述之。《理气谈》谓“理气只是一事”,不是理外有气,气外有理。《学术谈》谓为学第一要识得性,“善求以复之”。性在心,理在书,求学要以心为主,取法于书始可。《经传谈》又分为总说、《易》、《书》、《诗》、《春秋》、《礼》、《乐》、《大学》、《论语》、《孟子》十目,分别论述经义。《著述谈》分为总说、朱子小说书、朱子定本《孝经》、周子《太极图》、《通书》、张子《西铭》、《正蒙》、邵子《皇极经世书》、蔡季通《律吕新书》、蔡九峰《洪范皇极内篇说》、《阴符经》、《道德经》、列子书、庄子书、韩非《五难》、《孙子》十三篇、荀子书、董子《史策》、杨子书、文中子书、韩子《原道》、《原性》、郁离子书、龙门子书,以宋代理学著作为主。《史系谈》分唐尧至元、论每代的始末。《儒正谈》分为总说、周濂溪(敦颐)、程明道(颢)、程伊川(颐)、张横渠(载)、邵康节(雍)、程子门人之学、罗豫章(从彦)、李延平(侗)、胡文定(安国)、胡致堂(寅)、胡五峰(宏)、朱晦庵(熹)、张南轩(栻)、吕东莱(祖谦)、陆象山(九渊)、朱子门人,真西山(德秀)、魏鹤山(了翁)、许鲁斋(衡)、吴草庐(澄)、刘静修(因)、薛河东(瑄)、分别叙述其学说渊源及特点,学者的评价。《异端谈》主要是抨击佛、道、墨三家。《辟异谈》批判日月占一类的谶纬之说。全书所涉及的面广,资料较丰富,是一部较全面系统的理学专著。《四库全书总目》评此书谓“其书亦一本濂洛之说,不失醇正。盖河东之学虽或失之拘谨,而笃实近理。故数传之后,尚能恪守师说,不至放言无忌也。”有嘉靖十六年(1537)刊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复古诗集

    六卷。元杨维祯撰。维祯生平事迹见《东维子集》。此集所载皆琴操、宫词、冶春、游仙、香奁等作。古乐府亦杂侧其间。为其门人章琬所编。因其体裁皆时俗不为,放以复古为名。琬序称所辑共二百首,连同吴复所编又三百首

  • 静便斋集

    十卷。清王曾祥(约1723年前后在世)撰。曾详,字麟征,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康熙末诸生。与厉鹗、金农相唱和。本集前五卷是诗,后五卷皆杂文。“静便斋”取自谢灵运“还得静者便”句,由此而命名。卷前有雷鋐

  • 读说文证疑

    一卷。清陈诗庭(生卒年不详)撰。诗庭字画生,号妙士,嘉定(今上海市)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授知县,不就。是书于《说文》不可解说之处,则引群书以求确解。如“莍茮徽实,裹如表”者,“裹如表”不可解

  • 吏学指南

    元徐元端撰。元瑞平江(今江苏苏州)人,生平事迹未详。书成于成宗大德五年(1301),全称《习吏幼学指南》,书前有作者自序,称“摘当今吏用之字及古法之名,首冠以历代吏师,终继于恕刻轨范,类成一书,目曰《

  • 钦定西清古鉴

    四十卷。清梁诗正、蒋溥、汪由敦、嵇璜、裘曰修、金德瑛、观保、于敏中、董邦达、王际华、钱维城等十一人奉敕编撰。另有监理二人,摹篆二人,绘画七人,缮书四人,校刊六人,监造五人。梁诗正(1697-1765)

  • 周生烈子

    见《周生子要论》。

  • 二陆集

    三卷。本书是明陆之箕、陆之裘兄弟合集。其中,陆之箕撰《长白山人集》二卷,陆之裘撰《南门续集》一卷。陆之箕,字肖孙,一字汝瞻,别号复泉,江苏太仓人,宏治中贡生。陆之裘,字象孙,号南门。贡生。官景宁县教谕

  • 海防奏议

    四卷。明万世德撰。万世德为山西偏头关干户所人(治所即今山西偏关县)。隆庆辛未(1571年)进士,历官右都御史、总督蓟辽。万历二十五年(1597),倭寇朝鲜,议设立海防巡抚。万世德被任命为都察院佥都御史

  • 潜颖文

    四卷。清何维棣(生卒年未详。)撰。何维棣,著有《潜颖诗》。此集皆维棣所作骈俪文,光绪二十七年(1901)维棣与其诗同付版刻。凡文四十余篇,分年编次。首卷第一首《清河通济闸赋》,不详撰于何年。第二首作于

  • 尚书正解

    十二卷。清吴荃撰。吴荃字荪右,江苏丹阳人,诸生。本书前有刘梅序,又有吴荃自序和凡例。本书每篇都有纲领,各段都有节目,在注解之外分标全旨合参析讲等名,其体例是仿效举业家《四书讲义》之体。卷首附有《禹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