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卷。清陈应麐(生卒年不详)撰。陈应麐原名应明,宁缙英,莆田(今福建莆田县)人。本书为科举答策而作。共十篇,每篇又各设子目。所采皆明人类书。错误之处也较多。
十卷。明梁桥(生卒年不详)撰。梁桥,真定(今河北保定)人,字公济,号冰川子。由选贡生授四川布政使经历。《四库全书总目》称,是书成于嘉靖己巳。(己巳是隆庆五年。疑是嘉靖乙巳〈1545〉之误。)是书分定体
三十六卷。清王夫之(详见《四书考异》)撰。是书无序例。大旨以《集注》为宗,每章下先列朱注,次列训义,也有训义缺者,当以朱注义已备,不须训。所训不参异解,也不涉典故,其略涉典故者,唯“三家者以庸彻”章,
八卷。明张重华(约1570年前后在世)撰。张重华,字虞侯,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著有《沧沤集》。是编凡八卷。前有张位、姜宝二序。张位序称其有集,有卷,先梓八卷。姜宝序称其文用言奇巧,诗则常出新意。今观
五卷。清皮锡瑞(1850-1908)撰。锡瑞字鹿门,号师伏,湖南善化(今湖南长沙市)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博闻强记,淡于荣利,精研汉儒经学,多所发明。曾讲学于湖南桂阳龙潭书院和南昌经训书院,任
五卷。明杨慎(1488-1599)撰。杨慎生平著述见《奇字韵》。此书自序谓:“取《说文》所遗,汇萃成编。以古文籀书为主,若小篆则旧籍已著,予得而略。”然而其中所载古文籀书,实多略而未备。如首卷东韵“工
二卷。明徐三重(生卒年不详)撰。徐三重字伯同,松江华亭(今上海)人。万历进士,官刑部三载,谢病归,家居四十余年。徐三重自幼嗜学,践履敦笃,以考亭为宗,嘉言懿行,远近奉为楷模。著有《庸斋日记》、《信古余
不分卷。清王锡祺辑。此编为巨篇,不分卷,以省为纲,以山为目,分隶之。从盛京至内外蒙古,山名之下,各系小注。此志掇拾之勤,考证之功不可没。其不足之处:一、其注语皆不具出处,阅者将信将疑;二、详载内地,忽
三卷。明都穆撰。都穆,详见《金薤琳琅》条。都穆好金石遗文,所作《西使记》、《金薤琳琅》诸书,载古碑为多。《吴下冢墓遗文》三卷,为专录吴中铭志之文,计三十四首,为诸家书集中所不见,故谓之遗文。“四库存目
十四卷。清田潜撰。潜原名吴炤,字伏侯,湖北江陵人。光绪辛丑(1901年)举人,江苏候补道,历充留日学生监督。尚著《二徐说文笺异》。是编首为田氏自序。正文录《慧琳音义》及《希麟音义》所引《说文》,笺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