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三异人集

三异人集

二十三卷。明徐渭(1521-1593)撰。徐渭字文清,更字文长;号青藤、天池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聪敏,十余岁即仿扬雄《解嘲》,而作《释毁》。师从同里季本,为诸生十余年。为浙督胡宗宪招致幕下,为胡草拟《献白鹿表》而负盛名。徐渭又知兵,好奇计,曾屡为胡宗宪出谋划策,很受重视。胡宗宪获罪下狱,徐渭自杀而未死,又因击杀继室坐罪论死。经里人张元忭力救得免。曾系狱七年。后出游金陵,北抵宣化、辽东,纵观边塞,寄情诗酒。徐渭天才超轶,诗文书画无所不长。一生著作繁富,对后世影响颇大。著有《文长自著畸谱》、《青藤山人路史》等。所著《南词叙录》,为研究南戏的重要参考资料。所著杂剧五种:《四声猿》(包括《狂鼓吏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等四个剧本),《歌代啸》,均有传本,是明代杂剧的重要作品。他的书、画也都冠绝一时,受到时人与后人的推许。诗文集传世有《青藤书屋文集》三十卷、补遗一卷、《徐文长佚草》十卷、《徐文长逸稿》二十四卷等。此书评选方正学、杨忠愍、于忠肃三家之文。杨充谐序其书。有明万历间刻本。

二十二卷。明李贽(1527-1602)编。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单名贽,号卓吾,又号笃吾、宏甫、温陵居士等,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代著名思想家。嘉靖三十一年(1552)举人,官至姚安知府。思想上,力主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文学上与前后七子相抗衡,对公安派影响较大。本书收方孝孺诗文十卷,于谦奏疏四卷、文一卷、诗三卷,杨继盛奏疏、诗文各一卷,附录一卷。所收各篇,李贽均作了评点。李贽一向狂悖自恣,而本书所评却在情理中。卷首题吴山俞允谐汝钦正。故世有本书是俞允谐所编而托之于李贽一说。方孝孺、于谦、杨继盛三人皆各自有集存世。是书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猜你喜欢

  • 谿叟居处静,谿鸟入门飞。早起钓鱼去,夜深乘月归。露香菰米熟,烟暖荇丝肥。潇酒尘埃外,扁舟一草衣。

  • 蔗山笔麈

    一卷,明商辂(1414-1486)撰。商辂字弘载,号素庵,浙江淳安人。正统年间进士,曾任过兵部、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参预内阁机务。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被蒙古瓦刺军

  • 蒙古译语

    一卷。不著撰人名氏。其自序说:“言语不通,非译者无以达其志。今详定译语一卷,好事者熟之,则问答之间,随叩随应,而无鲠喉之患。”可见此书是为学习蒙古语会话而编。其书分类编辑十分简略,对音尤是似是而非,似

  • 大学臆古

    一卷。清王定柱撰。是书首有自序,大意以为朱子与《大学》,尤殚精力,独格物一节,补经所缺,纷纷讥病。是书虽于程朱不尽合,但不致戾程朱,诚正轨辙。其分章取李光地所定古本,也不尽依之。如第二章李本连“淇澳”

  • 弱水集

    二十二卷。清屈复(1668-1744?)撰。屈复字见心,号悔翁,晚号金粟道人。陕西蒲城人。乾隆元年(1736)以博学鸿词征,不赴。沈德潜称其不屈志节,固是有守之士。能诗。有《楚辞新注》、《玉溪生诗意》

  • 刘文恪公诗集

    四卷。清刘权之(1739-1818)撰。刘权之字德舆,号云房。湖南长沙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嘉庆初任左都御史,上书反对地方官借采买仓谷,贪污自肥。嘉庆七年(1802)以吏部尚书兼军机大臣,

  • 缥缃对类

    二十卷。旧本题明屠隆(生卒年不详)撰。屠隆著有《篇海类编》。本书采对偶字句自一字至四字。各区门类,都是市井幢轴之词。俗陋可笑。《四库全书总目》云:“隆虽佻荡不检,游谈无根,然其谬尚不至此。殆坊贾所托名

  • 竹窗诗文辨正丛说

    四卷。旧本题嚣嚣子编。从书中所引观之,系南宋人。本书作《诗辨证》二卷、《文辨正》二卷,皆摘抄前人诗话、语录而成;词皆习见。只有《李希声诗话》、《薄氏漫斋录》、《世韵语》三书世所少见。本书有收入《四库全

  • 读老子札记

    ① 一卷。附王注勘误 一卷。清陶鸿庆(1859-1918)撰。陶鸿庆,字石,又字秋农,号艮斋,江苏盐城人。光绪己卯年(1880)中乡试,后屡次应进士不第,便绝仕途之路,师承高邮王德清、俞樾之学。撰有《

  • 司空表圣文集

    十卷。唐司空图(公元837-908)撰。司空图字表圣,号知非子、忍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属山西省)人。咸通进士,官至知制诰、中书舍人,诗人、诗歌理论家。因世乱退隐,专力写作,不问世事,隐居中条山王官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