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七纬三十六种

七纬三十六种

四十卷,补遗二十七卷。附录六种六卷,补遗六卷。清赵在翰编撰。赵在翰,生卒年不详,侯官(今福建闽侯县)人,清嘉庆间诸生。谶纬之书的搜集,始于明代孙珏《古微书》,然而该书内容驳杂不纯。乾隆间武英殿又刊刻《易纬八书》,不过对纬书搜集不全。为此赵在翰在前人的基础上,博观群书,辑成《七纬三十六种》,另外还增加了《尚书》、《诗》、《礼》、《乐》、《春秋》、《孝经》等六纬。使古代纬书的遗文散帙能较完整地保存下来,实在只有赵氏所辑此书。纬书的产生,东汉学者张衡认为“成于哀平之际”,梁代刘勰也认为“纬起哀平。”秦汉以来,经学家们推阐论说,各自成书,与经原不相比附。如伏生《尚书大传》,董仲舒《春秋阴阳》,核其文体,即是纬书。然班固称圣人作经,贤者纬之。杨侃称纬书之类谓之秘经;图谶之类,谓之内学;河洛之书,谓之灵篇。《易》学的发展则有两派:一派重象数,大搞谶纬之学,用于卜筮灾异,预占未来。这就是汉代的《易》学。京房是其代表人物。另一派重义理,并附以老庄之学。王弼是其代表人物之。汉儒视《周易》为纯卜筮之书,极力夸大《周易》的神秘性,助长了占卜问卦的宗教迷信的风气。汉人治《易》主要在象上下功夫,宋人治《易》则在图上下功夫。北宋陈抟、邵雍等人创立的图书派《易》学,为象数派《易》学开拓了一个新领域。他们画出了无极图、太极图、先天八卦图等,补上了象数学中数这一方面的内容。邵雍用数来推算预卜未来,影响到了清代的张惠言、惠栋、焦循等人。清儒们的《易》学比汉儒的《易》学更繁琐,精致,其结果也就更糟。《周易》是一部以卜筮为形式的古老哲学著作。卜筮是宗教,是迷信,可它的早期竟与理性的哲学共存。《周易》哲学从卜筮中产生,又保留着卜筮的形式,卜筮是它的死的外壳,哲学是它的本质。赵在翰撰辑此书时,正值英年,精力充沛。不过撰辑此书,所花的功夫实在太多,足见他对《易》学的研究,功底深厚。赵氏将长期流传于民间而又不为人知的典籍搜集起来,无疑对《易》学研究是一大贡献,为《易》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七纬三十六种》目录:《易乾坤凿度》二卷(不著作者姓名),汉郑玄注《易乾凿度》二卷。汉郑玄注《易稽览图》二卷。汉郑玄注《易辨终备》一卷。汉郑玄注《易乾元序制记》一卷。汉郑玄注《易通卦验》二卷。汉郑玄注《易是类谋》一卷。汉郑玄注《易坤灵图》一卷。清赵在翰纂《尚书璇玑钤》一卷,《补遗》一卷。清赵在翰纂《尚书考灵曜》一卷,《补遗》一卷。清赵在翰纂《尚书刑德考》一卷,《补遗》一卷。清赵在翰纂《尚书帝命验》一卷。清赵在翰纂《尚书运期授》一卷,《补遗》一卷;附《尚书纬》一卷,《补遗》一卷。清赵在翰纂《诗推度灾》一卷,《补遗》一卷。清赵在翰纂《诗泛历枢》一卷,《补遗》一卷。清赵在翰纂《诗含神雾》一卷,《补遗》一卷;附《纬》一卷,《补遗》一卷。清赵在翰纂《礼含文嘉》一卷,《补遗》一卷。清赵在翰纂《礼稽命征》一卷,《补遗》一卷。清赵在翰纂《礼斗威仪》一卷,《补遗》一卷;附《礼纬》一卷,《补遗》一卷。清赵在翰纂《乐动声仪》一卷,《补遗》一卷。清赵在翰纂《乐稽耀嘉》一卷。清赵在翰纂《乐叶图征》一卷,《补遗》一卷;附《乐纬》一卷,《补遗》一卷。清赵在翰纂《春秋演孔图》一卷,《补遗》一卷。清赵在翰纂《春秋元命苞》一卷,《补遗》一卷。清赵在翰纂《春秋文耀钩》一卷,《补遗》一卷。清赵在翰纂《春秋运斗枢》一卷,《补遗》一卷。清赵在翰纂《春秋感精符》一卷,《补遗》一卷。清赵在翰纂《春秋合诚图》一卷,《补遗》一卷。清赵在翰纂《春秋考异邮》一卷,《补遗》一卷。清赵在翰纂《春秋保乾图》一卷,《补遗》一卷。清赵在翰纂《春秋汉含孳》一卷,《补遗》一卷,清赵在翰纂《春秋佑助期》一卷,《补遗》一卷。清赵在翰纂《春秋潜潭巴》一卷,《补遗》一卷。清赵在翰纂《春秋说题辞》一卷;附《春秋纬》一卷。《补遗》一卷。清赵在翰纂《孝经援神契》一卷,《补遗》一卷。清赵在翰纂《孝经钩命决》一卷,《补遗》一卷;附《孝经纬》一卷,《补遗》一卷。有清嘉庆间刊本行世。

猜你喜欢

  • 新疆图志

    又名《新疆图志黄册》。一百十六卷,首一卷。清袁大化修,王树楠等纂。袁大化字行南,安徽涡阳县人,宣统二年任新疆巡抚。王树楠详见民国《河北通志稿》。袁大化巡新疆后,乃开局修纂,王树楠总其事,道员王学会集其

  • 春秋存俟

    十二卷。《总论》一卷。明余光、余竑同治。余光字希之,郡诸生,有文名,湛心著述,著有《春秋存俟》、《李贺诗注》及《耐庵集》。余竑字赓之,崇祯丁丑(1637)进士,以制举业与同年生夏允彝、陈子龙齐名,授宣

  • 北江诗话

    四卷。清洪亮吉(1746-1809)撰。洪亮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官至贵州学政。洪亮吉幼年刻苦读书,精通音韵、训诂和史地之

  • 四然斋集

    十卷。明黄体元(约1619年前后在世)撰。黄体元,字长卿。湖北谷城人。生卒不详。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官至山东按察司副使。此书为体元所自编。凡十卷取中和集身心世事谓之四缘,委身寂然,委心洞然

  • 论语古论集笺

    二十卷。清潘维城(详见《论语古注集笺》条)撰。是书博采近儒之说,罕有发明。对于经义有不当之处,也不驳斥校正。如“传不习乎”条,《释文》郑曰:“鲁读传为专”。笺引宋翔凤《论语发微》曰:“鲁论读传为专,此

  • 月日纪古

    十二卷。萧智汉撰。萧智汉,字云泽,号五江,湖南湘乡人。该书以月为纲,分别节气,而后逐日纪述。取材广博,凡正史、野史、山经、地志,乃至诸子百家、三教九流之书,古今名人文集,无不搜讨。所引各书,都冠以书名

  • 无锡金匮县志

    四十卷,首一卷。清裴大中、倪咸生修,秦缃业纂。无锡有志,始于元王仁辅,明凡三修,清康熙秦、严之志,实为集大成之作。清雍正四年(1726),析无锡置金匮县,道光间华湛恩始纂修《金匮志》,至嘉庆十八年(1

  • 太乙舟文集

    八卷。清陈用光(1768-1835)撰。陈用光字硕士,一字实思。江西新城人。嘉庆六年(1801)进士、改庶吉士仕编修官至礼部左侍郎、福建提督,浙江学政。训诸生必本古儒先警戒之道。为其师姚鼐、鲁仕骥置祭

  • 六朝文絜笺注

    十二卷。清许梿(生卒年不详)编选。许梿字叔夏,号珊林,浙江海宁人。道光年间进士,官江苏粮储道。咸丰年间(1851-1861)去世。许梿精研《说文》及金石文字,自幼喜爱骈文。他从嘉庆十一年(1806)开

  • 艮堂十戒

    一卷。清方象瑛(生卒年不详)撰。象瑛字渭仁,遂安(今浙江淳安)人。康熙进士,著有《远山净赋》、《使松斋集》、《封长白山记》、《松窗笔乘》。是书乃象瑛广采先儒说论,并参杂自己的观点,对世人进行教诲,训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