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的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这次革命以1911年10月10日(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发动武昌起义为标志,是年为农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1894年(光绪二十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开始进行以推翻清朝政府为目标的革命活动。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力量迅速增长,在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和革命团体纷纷建立的基础上,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在日本东京组成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为同盟会总理,设总部于东京。在国内外分设支部,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同盟会成立后,以机关刊物《民报》为主要阵地大力宣传革命纲领, 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展开激烈的思想论战,划清革命与改良的界限,批驳了保皇谬论,进一步扩大了革命思想的影响,壮大了革命力量。同时,积极在国内外发展革命组织,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多次发动武装起义,促进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在帝国主义不断加深侵略和清政府日益反动的统治下,全国广大群众的自发反抗斗争风起云涌,收回利权和抵制外货的爱国反帝运动逐渐高涨。1911年(宣统三年)清政府实行“铁路国有”政策,向帝国主义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怒,川、鄂、湘、粤等省立即掀起保路运动,使清政府惊慌失措,穷于应付。10月10日(八月十九日)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共进会,在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推动下,成功地发动了武昌起义,组成湖北军政府。在武昌首义的推动下,各省纷纷响应,两个月内,全国就有十四个省区脱离清政府而宣布独立,群众的自发斗争席卷全国,汇合成了汹涌澎湃的革命洪流,清王朝的统治迅速解体。1912年1月1日(宣统三年十一月十三日)独立各省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各省代表会议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产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政权。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南京临时政府实施了符合共和民国原则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法令,注意改革教育和移风易俗,还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在中国历史上开创了一个新局面。帝国主义为确保其在华既得权益并继续奴役中国,极力扶植袁世凯以代替行将覆灭的清政府,阴谋破坏中国革命;清政府为挽救垂死统治,也只好重新起用袁世凯。袁世凯在内外反动势力的支持下,先要挟清政府向他交出军政实权,再软硬兼施迫使革命方面妥协,乘机篡夺全国政权。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在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压力下,革命党人被迫让步,同意以清帝退位和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为条件,举袁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2月12日(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清帝颁发退位诏书,结束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孙中山履约辞职, 2月1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选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3月10日袁在北京就职,随后临时政府北迁,革命果实被地主买办阶级的政治代表袁世凯所窃夺。辛亥革命一举推翻清王朝,摧毁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但软弱的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人民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基础没有受到触动,中国仍然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之下,资产阶级共和国徒有其名,辛亥革命以失败而告终。

猜你喜欢

  • 夫椒之战

    春秋末期吴越之间的一场战争。吴王夫差为报越人杀父之仇,努力练习战阵,于槜李战后的第三年(公元前494年),率全国精兵伐越,大败越军于夫椒(今江苏苏州),攻入越境。勾践仅剩下甲兵五千,退保会稽山上,卑辞

  • 暂行管理津郡城厢内外地方事务都统衙门

    亦称天津都统衙门。为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后设立的殖民统治机构。1900年7月14日(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十八日)八国联军侵占天津,7月30日(七月五日)由俄、英、日三国指定具有同等权利的三人组成“临时政府”。

  • 李桓、罗厉起义

    嘉禾三年(公元234年),庐陵(治今江西泰和西北)人李桓、罗厉,领导当地农民举行起义,反抗孙吴的残酷统治。起义军转战各地,坚持二年之久。嘉禾五年,起义军被孙吴中郎将吾粲和将军唐咨镇压,李桓、罗厉被俘。

  • 文王伐崇

    周文王治岐的同时,对敌对方国部落发动一系列征服战争。首先讨伐北方的犬戎,接着伐密(今甘肃灵台西)、伐黎(今山西黎城附近)、伐邗(今河南沁阳西北),最后把进攻的矛头指向商纣王的亲信与国崇(今陕西长安县)

  • 荫亲荫客制

    西晋时期世家大族荫庇依附人口的制度。司马氏政权为维护世家大族利益,在颁布占田制的同时,还规定了依官品荫庇亲属和荫庇衣食客、佃客的制度。官吏依品阶的高低,可荫庇亲属,多者九族,少则三世。荫庇佃客,第一、

  • 天台宗

    中国佛教宗派。创始人为陈、隋之际的智��,因常住浙江天台山,故名。又因以 《法华经》为主要教义根据,又称“法华宗”。这一派着重宣传一切皆由心生,世界本体是空无的,故又称空宗

  • 省陌

    五代时后汉盘剥人民的手段之一,唐末以来,经济萧条,钱币数量过少,流通不便,遂官定以八十文为一“陌” (百)。后汉三司使王章规定民间向官府交钱时以八十文为一陌,而官府支出时却以七十七文为一陌,称为“省陌

  • 聊城之战

    隋末河北义军消灭隋军主力宇文化及部的战役。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七月,宇文化及在童山(今河南浚县西南)为李密击败后,北走魏县(今河北大名东),鸩杀炀帝子秦王杨浩,自称皇帝。次年为唐将李神通压迫,东

  • 上计

    战国、秦、汉时年终考核地方官员的方法。战国时,地方官员须将一年应收赋税数额,分别写在两片木券上,一片留地方保存,一片呈送国君或国王,作为考核地方官员的依据,称为上计。汉代由县令(长)将县的户口、垦田、

  • 陋规

    清代征收钱粮或捐税外,允许地方官另征一部分附加税,叫做“陋规”,也叫“耗羡”。如征粮食时,可以用鼠吃、雀啄做借口,多征一部分,称为“鼠耗”、“雀耗”。征银子时,可以借口零碎银子铸成整块要损失,多征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