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朝阳起义

朝阳起义

太平天国后期东北农民起义。1860年(咸丰十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咸丰皇帝逃到热河,随行的数千名文武官员、后妃宫监、护驾军队,成为热河地区人民的沉重负担。是年夏,奉天义州(今义县)人王达与刘珠等率众起义。冬,王达等会合白凌阿,使起义队伍发展到五百人。12月24日(十一月十三日)蒲厢亦于义州起义。王达为援助蒲厢,围攻义州不克,退却途中被清军捕杀。白凌阿等率余部退入朝阳等地。1861年3月12日(咸丰十一年二月初二日)才宝善、刘珠等拥立金矿工人李凤奎为首领,在朝阳要尔营子起义。两日后攻克朝阳县城,破狱放囚,焚烧司署衙门,打击富商高利贷者。当地农民、手工业工人、金矿工人纷纷加入,义军发展到两千人。李凤奎被拥立为帝,才宝善为军师,刘珠为领兵元帅。决定分兵两路,威逼热河行宫,攻占赤峰。清政府急命盛京将军玉明等派兵驰赴朝阳“会剿”。李凤奎、刘珠率义军进攻建昌,在水泉大败清军,乘胜急趋义州。清军尾追夹击,并派奸细打入义军内部从中挑拨。李凤奎中计,误杀刘珠。清军乘机进攻,李凤奎兵败率余部退至凤凰山,被地主武装捕杀。才宝善、白凌阿突围后加入奉天王五起义军、转战奉天、吉林各地,1863年(同治二年),王五不幸战败牺牲,起义失败。

猜你喜欢

  • 司礼监

    明代宦官机构。在宦官二十四衙门中权势最重。设有提督太监一人,管理皇城内的礼仪、刑名以及大小宦官;掌印太监一人,掌内外章奏及御前勘合;秉笔太监若干人,掌章奏文书,照阁票批朱。英宗以后,皇帝多昏聩无能,长

  • 江淮起义

    隋末三大农民起义之一。其领袖为杜伏威、辅公祏。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杜伏威、辅公祏在山东率众起义,后合并义军苗海潮部,转战淮南,自称将军。又兼并义军赵破阵部,势力渐强。后屯兵六合(今江苏六合),有

  • 统一共和党

    民国初年的政党。中华民国成立后,各派政治力量围绕权力再分配而不断分化组合。1912年4月以谷钟秀、吴景濂、彭允彝等为首,由一部分原同盟会员联合部分原立宪派分子组成统一共和党,提出“厘定行政区域,以期中

  • 仁宣致治

    明初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发展,到仁宗、宣宗两朝,出现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仁宗时“停罢采买,平反冤滥,贡赋各随物产,陂池与民同利”。宣宗时实行重农,赈荒惩贪。仁宣两朝,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执掌朝政,多

  • 约法十二条

    李渊军进入长安后的临时约法。李渊在进军关中的途中,为收买人心,曾作过许多临时规定,如,废除所过离宫园苑,将宫女还其亲属;军队屯驻,不得入村落侵扰。攻长安之前, 曾约定,不得犯隋七庙,不得危害代王及宗室

  • 扬州战役

    宋元间一次重要战役。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宋建康(今江苏南京)失守后,元军攻扬州(今江苏扬州)。宋两淮制置使李庭芝与部将姜才率军民固守不屈。阿术筑长围以困之。姜才屡次率军出击失利,仍坚不接受阿术

  • 李璮之乱

    中统三年 (公元1262年)汉人军阀李璮发动的武装叛乱。李璮为金末红袄军领袖李全之子。金宣宗兴定二年(公元1218年),李全降宋,后又叛降蒙古。李全死,李璮袭职益都行省。忽必烈即位,加封其为江淮大都督

  • 二王八司马改革

    见“永贞革新”。

  • 周二王并立

    东周初年,周平王与周幽王的另一个儿子余臣曾短时间并立为王。据古本《竹书纪年》说,在幽王和伯服骊山遇难以前,申侯、鲁侯和许文公就已经立平王于申。幽王死后,西周朝的大臣虢公翰又立幽王另一个儿子余臣于携,造

  • 王世充政变

    隋大将王世充争夺洛阳政权、废越王杨侗而自称皇帝的政变。王世充曾率军镇压朱燮、管崇、孟让、格谦、卢明月等农民义军,深得炀帝宠信。后受炀帝之命,率兵入中原,抗拒瓦岗军。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炀帝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