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并晋
春秋初年,晋昭侯封叔父成师于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北),号为桓叔。曲沃邑大于晋国都城翼(今山西翼城南),桓叔的势力因而发展起来,逐渐超过了晋国公室。桓叔及其子曲沃庄伯、孙曲沃武公与晋国公室长期对立,不断斗争,先后杀死晋昭侯、晋孝侯、晋哀侯和晋小子侯。支持晋国公室的周王室对此无可奈何。公元前679年,曲沃武公攻灭晋侯缗,将所获宝器尽用来贿赂周釐王,釐王因命曲沃武公代立为晋君。曲沃武公遂并吞了全部晋国领土。
春秋初年,晋昭侯封叔父成师于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北),号为桓叔。曲沃邑大于晋国都城翼(今山西翼城南),桓叔的势力因而发展起来,逐渐超过了晋国公室。桓叔及其子曲沃庄伯、孙曲沃武公与晋国公室长期对立,不断斗争,先后杀死晋昭侯、晋孝侯、晋哀侯和晋小子侯。支持晋国公室的周王室对此无可奈何。公元前679年,曲沃武公攻灭晋侯缗,将所获宝器尽用来贿赂周釐王,釐王因命曲沃武公代立为晋君。曲沃武公遂并吞了全部晋国领土。
古代白狄别族所建立的鲜虞国(其都城在今河北正定东北四十里新城铺),战国时称为中山国。战国初,中山武公建都于顾(今河北定州)。周威烈王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魏文候灭中山国。不久复国,中山桓公徙都灵寿
春秋末期和战国时期研究名(概念)和实(实际)关系的学派。一称辩者,又称形名家,至西汉始称名家。《汉书·艺文志》列为十家九流之一。名家源渊于儒、道、法、墨诸家,其创始人不详。据认为,春秋末期作为法家先驱
管仲相齐过程中的一项改革内政的措施。这项措施是针对鄙野的农民而实行的,即根据农民种植土地的肥瘠及收成的多少征收不同的赋税。这项措施的目的,在于防止农民因赋税不均而流徙。
官名。秦汉等朝代都曾设立博士,掌通古今,以备君主咨询。汉初行黄老之学,重刑名之术,也起用儒家学者。汉文帝时,以治《尚书》的晁错、张生为博士。汉景帝时,立研究《公羊春秋》的胡毋生和董仲舒为博士。汉文帝、
清代法典。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颁行的《大清律集解附例》,是清朝第一部成文法典。《大清律》基本上承袭了《明律》的内容。经康熙、雍正两朝屡次增删,乾隆时重修律例,于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颁行《大
乣,音读如“札”或“察”。辽初之乣,系指北方边境俘降的各族分子(不包括汉人和渤海人),有遥辇乣、各宫分乣、各部族乣、十二行乣、群牧二乣等。或被迁居内地为皇室贵族服务,或驻守边地,或散居边境,从事畜牧生
戊戌变法运动期间,代表中国资产阶级的维新派与代表封建地主阶级的顽固派,在政治思想领域内开展了论战,论战内容:第一,要不要变法。维新派认为中国处于“四夷交迫,分割洊至,覆亡无日”的危险境地, “守旧之致
春秋时吴国王子季札推辞君位的故事。吴王寿梦有四子,长曰诸樊,次为余祭、夷末(或作夷昧、余末)、季札。寿梦欲传位季札,季札以不能违背立长的礼义原则推辞。寿梦只好立长子诸樊为君,但是嘱咐诸樊以后依次传弟,
东汉初年名士严光隐居垂钓的故事。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严光(一作严遵),字子陵,与光武帝刘秀曾一起学习经书。刘秀即皇帝位后,严光变更姓名,隐居于齐国泽中, 披羊裘垂钓。刘秀命图画严光形貌四处访求,将
春秋时期郑国子产进行的一次军赋制度的改革。公元前543年,子产任郑国执政期间,在编制农村什、伍组织的同时,使“田有封洫”,即重新整伤土田的封疆和沟洫,并且在此基础上按田亩征收军赋。五年之后,子产又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