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官制改革

官制改革

清政府在“预备立宪”时期为维持满洲贵族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1906年9月1日(光绪三十二年七月十三日)清政府发布“预备仿行宪政”诏书,第二天就下令改革官制,企图假立宪之名,行中央集权之实。首先公布中央官制,主要是对中央机构进行调整;改变一些部的名称,如兵部改为陆军部,户部改为度支部等;并增设至十一个部。各部的尚书,由旧制满汉各一改为每部只设一人,名虽“满汉不分”,但所任命的尚书中,汉官只有五人,满蒙贵族则占六人,特别是陆军、度支等重要部门皆由满人掌握。同时宣布各自省新军统归陆军部管辖,并从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袁世凯手中收回北洋陆军四镇的兵权,明显地表露出满洲贵族集权的趋向。接着,清政府又进行地方官制改革,意在削减督抚权力,由于受到大部分地方督抚的抵制,结果只作了较小的变动而收场。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清政府又用明升暗降的办法,把当时权势最大的汉族官僚直隶总督袁世凯和湖广总督张之洞内调为军机大臣,以排斥汉族官僚势力,加强满洲贵族集权。官制改革初步暴露出满洲贵族专政的意图,引起立宪派的不满,也加深了清政府满汉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猜你喜欢

  • 统一共和党

    民国初年的政党。中华民国成立后,各派政治力量围绕权力再分配而不断分化组合。1912年4月以谷钟秀、吴景濂、彭允彝等为首,由一部分原同盟会员联合部分原立宪派分子组成统一共和党,提出“厘定行政区域,以期中

  • 蒙古灭夏

    西夏自仁宗以后,皇室内部斗争激烈,政治日趋腐败,国力日削,不能抵抗蒙古南下侵掠。恒宗天庆十二年(公元1205年)三月,铁木真以追击克烈部亦刺哈桑昆为名,首次派兵入侵西夏,蹂践瓜(今甘肃安西东南)、沙(

  • 浙东起义

    唐末农民起义。领导者为裘甫(一作仇甫)。浙东是唐王朝财赋主要来源地之一,农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特别严重。同时,浙东又是唐朝军事力量比较薄弱的地区。故唐末农民起义首先从这里爆发。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

  • 圆明和尚起义

    元中期陕西农民起义。首领圆明和尚,奉元盩厔县(今陕西周至)终南景谷小高山之僧,本姓白,名唐兀台,原为耀州美原县(今陕西富平)探马赤军人。延祐七年(公元1320年)四月,圆明和尚在小高山湫池边建禅庵诵经

  • 海军部

    清末官署名。1885年(光绪十一年)设海军衙门,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覆没,次年裁撤海军衙门。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又设海军处,由陆军部兼管。1909年(宣统元年)海军处由陆军部分出,改为“筹办海

  • 中俄伊犁条约

    亦称《中俄改订条约》。清政府拒绝崇厚擅签的《里瓦几亚条约》后,沙俄强迫清政府改订的不平等条约。伊犁交涉当中,崇厚在沙俄胁迫下于1879年10月2日(光绪五年八月十七日)擅自签订《里瓦几亚条约》。按其规

  • 都水台

    官署名。秦有都水长、丞,西汉太常、少府、水衡都尉下皆设此官,掌诸池沼。后改称使者。东汉改称河堤谒者。晋代正式设置都水台,立使者一人,掌舟楫之事。南北朝时废置不常。肖梁改为太舟卿,北齐亦称都水台。隋炀帝

  • 晁错削藩

    汉景帝时期御史大夫晁错提出的削夺诸侯王封地的措施。汉初,刘邦在削除异姓诸侯王时,封立了九个同姓诸侯王。文景时期,他们的力量壮大起来, “谋为淫乱”。文帝时晁错任太子家令,曾数上书“言削诸侯事”。景帝前

  • 藏印议订附约

    见“中英会议藏印条约”。

  • 东汉三绝三通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西域诸国与汉朝的密切联系。王莽倒行逆施,致使西域与汉关系中断。匈奴乘虚而入,奴役西域。光武帝刘秀时,因忙于平定割据,无暇外顾,匈奴趁机控制西域,侵扰河西。汉明帝决定击匈奴通西域。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