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安抚使司

安抚使司

官署名。简称安抚司。隋炀帝时始有安抚大使之号,为行军主帅之兼职。唐前期地方有战争或天灾损伤,派大臣巡视安抚,也往往加以安抚使之衔。后期则不复置。宋初诸路有用兵等事,则以朝官出任安抚使。后渐成定制,诸路几乎遍置安抚使或安抚大使,作为本路的军事长官,主管一路军务治安,兼有监察之责。多带经略使、马步军都总管等兼衔。俗称帅臣。以二品以上大臣充任者称安抚大使,得兼宣抚使。又有管内安抚使、沿江安抚使、权发遣安抚使等,则辖区小于一路。安抚使官署称安抚司或安抚使司。元代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安抚使,兼理军民之政。明、清于土司中设安抚司,其安抚使或为武职土官。

猜你喜欢

  • 鞍之战

    春秋时期晋齐间的一场战争。泌之战后,晋霸权中衰,原与晋同盟的齐国渐对晋产生轻视态度。齐顷公时,晋使郤克召齐参加盟会,齐顷公竟无礼于郤克。之后,齐一面和楚结好,一面对与晋结盟的鲁、卫两国用兵。公元前58

  • 都督

    官名。汉末以来,历代多置,性质不一。辛亥革命时期,各省独立,一般设置都督统率民军,并兼管民政,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1913年1月8日袁世凯公布《现行都督府组织令》,原则上实行军民分治,民政特设民政长,

  • 义净取经

    唐高宗时,佛教大师义净于咸亨二年(公元671年)从广州出发,搭波斯船浮海去印度,先在那烂陀寺钻研佛经十年,后又到宝利佛逝、末罗瑜 (在苏门答腊),搜罗并抄写佛经,滞留南洋又十年,先后游学三十余国,历时

  • 民主党

    民国初年的政党。1912年南京临时参议院北迁代行国会职权,各派政治力量为争夺权力,积极谋取议席,频繁分化组合。8月由立宪派所组织的共和建设讨论会、共和统一党、共和俱进会、共和促进会、国民新政社等小党合

  • 朝代名。南朝之一。公元420年刘裕建立。因皇室姓刘,亦称刘宋。刘裕在镇压孙恩、卢循起义中,发展了个人势力,并在灭亡南燕、后秦的北伐战争中,提高了个人声望,为其纂权创造了条件。(公元420年),刘裕废东

  • 郏县战役

    李自成农民军击溃明将孙传庭部的战役。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九月,陕西总督孙传庭率军出潼关,另遣别将出武关,两路人马齐向河南进攻农民军,李自成率军迎战,在郏县相遇,李自成弃甲仗军资而走,明军争取之

  • 九刑

    周代在墨、劓、刖、宫、大辟五刑之外,加流(流放)、赎(以罚金抵罪)、鞭(鞭挞)、杖(杖责)四刑,为九刑。《左传》昭公六年: “周有乱政而作九刑。”近年陕西周原遗址出土的西周中晚期青铜器《训匜》铭文,证

  • 道家

    春秋末期和战国时期以“道”为思想核心的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十家九流之一。创始人传为春秋末期的老子。老子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产生及其演变规律,他认为:“道”先天地而生,它无声、无形,不依靠外在

  • 郑国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弟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一说今陕西凤翔),是为郑桓公。周幽王时,桓公任周司徒,见西周将亡,乃将财产和家族东迁到虢(即东虢,今河南荥阳东北)与郐(今河南密县

  • 开河分水之议

    又称回河之争。宋代神宗、哲宗时对调整黄河河道的争议。庆历八年(公元1049年),黄河在商胡埽(今河南濮阳东北)大决,河水经今河北中南部至乾宁军(今河北青县)入今卫河,由天津入海,形成所谓“北流”。嘉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