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后金

后金

十七世纪女真族建立的政权。十六世纪末,女真逐渐形成了四大部。即建州部,据有苏克苏护河(今辽宁苏子河),浑河(今辽宁浑河北岸)、完颜(今吉林通化以南)、栋鄂(今辽宁桓仁附近)、哲陈(今辽宁北部)等地;长白部据有鸭绿江(今辽宁省东南)、讷殷(今吉林抚松东南)、朱舍里(今吉林临江县以北)等地;扈伦部据有哈达(今辽宁清江流域)、叶赫(今吉林四平)、乌拉(今吉林伊通)、辉发(今吉林桦甸)等地;东海部据有窝集(今黑龙江宁安东北)、瓦尔喀(今吉林延吉以北)、虎尔哈(黑龙江中游、牡丹江下游一带)等地。各部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并逐渐向封建制过渡。这时明王朝已逐渐衰落,无力继续维持对东北地区的统治,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的势力日益强大。努尔哈赤(公元1559—1626年),即后来的清太祖,属爱新觉罗家族,是建州左卫猛哥帖木耳的后裔。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明政府任命他为指挥使,万历十九年 (公元1591年)晋升为左都督,封为龙虎将军,多次到北京议事。他一方面担任明朝的地方官,一方面以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为根据地,加紧发展自己的势力。自万历十一年起兵攻打苏克苏护河的尼堪外兰,不久又征服栋鄂、哲陈、完颜。至万历二十一年统一了建州部。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即汗位,国号大金,建元天命。后人为区别于十二世纪建立的金朝,而称之为“后金”。皇太极即位后,统一了全东北,改国号为清。

猜你喜欢

  • 升平社学

    指新建升平社学,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广州西北郊区一些爱国士绅建立的“纠合各乡居民团练自卫”为主旨的反侵略组织之一。社学起源于明代,原是农村中地主士绅进行封建教育的组织,清中期以后逐渐演变为地主士

  • 长枪会起义

    咸丰末年鲁西南农民起义。1859年(咸丰九年)山东荷泽郭家糖坊秀才郭秉钧举办团练,名为“一心团”,也称“长枪会”。长枪会凭借武装控制了旧黄河口岸上的码头,为载运船只装卸粮盐,取得经费,逐步发展为一支拥

  • 蕃汉官制度

    西夏的特殊官制。元昊建国之后,依仿辽制,在职官设置上分为蕃、汉两个系统:既仿宋制,官分文武两班,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三司、翊卫司、官计司、受纳司、农田司、群牧司、飞龙院、磨勘司、文思院等机构,官

  • 中法天津条约

    原称《和约章程》,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法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6月27日(咸丰八年五月十七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在天津签订。共四十二款,附约六款。其主要内容是:公

  • 户调式

    西晋征收赋税的制度。司马氏政权在实行占田课田制的同时,还颁行了户调式。规定:内地丁男为户主者,每户每年向国家交纳绢三匹、绵三斤,丁女和次丁男为户主者减半。边郡地区,交纳相当内地数量的三分之二或三分之一

  • 遥辇九帐大常衮司

    辽北面诸帐之一。耶律阿保机取代遥辇氏为契丹部落联盟长之后, 为防其反抗,乃将遥辇氏九代可汗之后裔各立为一帐,设遥辇九帐大常衮司以总掌九帐之事。置遥辇太师、太保等官,多以阿保机亲信贵族充任,严禁遥辇氏子

  • 隋灭后梁

    后梁是南北朝时期肖氏建立的政权,都江陵(今湖北江陵),据有江陵附近数县,为西魏、北周附庸。其国虽弱小,但控长江中游,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隋朝建立后,杨坚励精图治,力图统一全国。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八

  • 班超出使西域

    东汉初年,匈奴控制西域,赋税沉重,诸国不堪忍受,遣使至汉求内属。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窦固率师分道出塞,伐北匈奴,并遣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班超,以假司马身份将兵别击伊吾卢(今新疆哈密

  • 民政长

    官名。辛亥革命后,各省置民政长,为一省行政长官。1912年尚无统一制度,经北洋政府任命民政长的只有山西、湖北、四川、江苏、江西、福建等省。从1913年初公布《划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开始,各省

  • 雍正夺位

    康熙末年诸王贵族间围绕皇位继承权而展开的角斗。康熙共有三十五子,除立次子胤祁为皇太子外,有一部分人封为亲王。他们多勾结旗下,树立朋党,互相残害。皇四子允胤禛,暗杀了清圣祖,篡夺了皇位,是为雍正皇帝。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