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北周

北周

朝代名,北朝之一。西魏恭帝拓跋廓三年(公元557年),宇文泰子宇文觉废拓跋廓自称皇帝,国号周,史称北周;定都长安。北周的疆域,灭北齐前,东以今白云鄂博、包头、河曲、洛阳一线为界,与北齐相邻,西至今新疆巴里坤湖以西,南及今云南勐腊,北至今蒙古高原的巴彦达赖。建德六年(公元577年),周武帝宇文邕灭北齐,统一了长江以北地区。宇文邕死后,北周王朝很快走向衰败。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北周宣帝宇文贇死,子宇文阐年仅八岁即位,随国公杨坚入朝辅政。大定元年(公元581年),杨坚废宇文阐称帝建隋;同年,改元开皇北周王朝,从西魏恭帝拓跋廓三年宇文觉建周开始,至大定元年宇文阐失国结束,历五帝,二十四年。

猜你喜欢

  • 朱一贵起义

    康熙(公元1662年—1722年)年间台湾人民起义。朱一贵原为福建漳州府长泰县人。因受到统冶者的迫害,于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迁往台湾。他在台湾联络受压迫的群众,准备起义。清统一台湾后,派往台

  • 城濮之战

    春秋时期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而进行的一场决战。正当晋文公图谋南下与楚争霸的时候,一度附楚的宋国倒向晋国。楚国联合陈、蔡等国出兵伐宋。宋告急于晋,晋移师进攻楚的与国曹。卫,迫使楚军北上。公元前632年

  • 中俄北京条约

    即《中俄续增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末期沙俄利用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之机,借口“调停有功”,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60年11月14日(咸丰十年十月二日)恭亲王奕诉代表清政府与俄国驻华公使伊格那纳切

  • 成周八师

    西周王朝驻屯在成周(今河南洛阳)附近地区的军队。铜器铭文中,师亦作自,见于《舀壶》和《竞卣》。又称“殷八自”,见于《禹鼎》。成周八师与屯驻在西土的西六师(参见“西六师”)构成西周王朝的两支基本武装力量

  • 泰和律

    金章宗时颁行的一部封建法典。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七月,右司郎中孙锋与王寂、董师中等参酌时宜,兼采前代律书,编成《明昌律义》泰和元年(公元1201年)十二月,又命尼庞古鉴、董师中、李敬义等在此基础

  • 佛山团练局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间珠江三角洲地区人民利用团练形式组成的反侵略武装团体。1857年12月(咸丰七年十一月),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后,广州附近各乡义勇奋起自卫,三元里一带九十六村联合南海、番禺等县绅民在佛山镇

  • 美日联合侵台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英美殖民主义者都想侵略台湾。1867年(同治六年)美国借口失事的“罗佛号”船水手在台湾遇害,出动军队在琅(今恒春)登陆进攻,被高山族群众击退,美驻厦门领事李仙得以

  • 赖文政起义

    南宋孝宗时荆湖地区茶农、茶贩起义。南宋政府实行茶叶专卖和加重茶税的政策,江西、两湖等地的茶农、茶贩常因私卖私运茶叶遭到镇压,而与官府发生武装对抗。茶贩赖文政,又名赖五,乾道(公元1165年-1173年

  • 中法越南条款

    见“中法会订越南条约”。

  • 嘉定更化

    指南宋宁宗时史弥远政变后废除韩仛胄当政时各项措置一事。宁宗继位后,任用韩任胄执政,追封岳飞,削秦桧爵,贬抑道学,出兵北伐,颇有一番新的气象。史弥远政变后任知枢密院事,进为右丞相,遂一反韩仛胄执政时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