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勃极烈制

勃极烈制

金建国后,对原来氏族制时期之贵族议事制度进行改革。太祖阿骨打由都勃极烈(诸部长)改称皇帝。收国元年(公元1115年)七月起,又逐步改造都勃堇、勃堇、国相制度,创立勃极烈制,陆续设置谙班(大)勃极烈、国论忽鲁(诸部统帅)勃极烈、国论阿买(第一)勃极烈、国论昃(第二)勃极烈。后又增置国论乙室勃极烈、忽鲁勃极烈、迭勃极烈、昃勃极烈、移赉勃极烈等,参决国政,分掌内外军政事务。太宗时,又进一步改订勃极烈制,以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勃极烈制虽仍保留氏族贵族议事制痕迹,但实际已是皇帝之下的全国最高军政管理中枢。

猜你喜欢

  • 孟津之会

    周武王在孟津(一作盟津,在今河南孟津)召集诸侯举行的盟会。武王即位的第二年,为了检阅伐商的队伍,同时也为了试探商纣王对周人备战活动的反应,出动军队大规模地向东进发,至于黄河边上的孟津。诸侯自动前来参加

  • 上海同文馆

    见“广方言馆”。

  • 共和行政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由于实行专利和暴虐,被国人驱逐,逃奔到彘(今山西霍县),诸侯奉共伯和行天子之政,号共和元年。一说由召公、周公临时共管朝政,号称“共和”行政。共和行政之十四年,周厉王死于彘,太子静

  • 检籍

    南齐时对户籍的整顿。东晋、刘宋以来,许多富裕农民和庶族地主,常买通官府, 窜改户籍,以逃避赋役,致使国家编户数量减少,影响财政和力役来源。南齐立国后,大规模进行检籍,即检校户籍。政府以元嘉二十七年(公

  • 李璮之乱

    中统三年 (公元1262年)汉人军阀李璮发动的武装叛乱。李璮为金末红袄军领袖李全之子。金宣宗兴定二年(公元1218年),李全降宋,后又叛降蒙古。李全死,李璮袭职益都行省。忽必烈即位,加封其为江淮大都督

  • 南枢密院

    辽北面朝官机构之一。以其牙署在大内帐殿之南,亦名南衙、南院。总掌文臣铨选、部族与丁赋之政。置南院枢密使、知南院枢密使事、南院枢密副使,知南院枢密副使事、同知南院枢密使事、签书南枢密院事等官。多以非宗室

  • 赣宁之役

    见“二次革命”。

  • 唐征薛延陀

    薛延陀为铁勒之一部,由薛、延陀两部分组成。在反抗东突厥的压迫中,其首领被诸族共推为可汗。唐太宗为拉拢薛延陀,册封其首领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东突厥灭亡后,薛延陀成为漠北诸族盟主,为一强大势力。夷男死,其

  • 五单于争立

    匈奴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单于系匈奴君长的称号。经过长期与汉的战争,匈奴势力日益削弱。汉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十余万汉军分道出塞击匈奴,丁零、乌桓、乌孙乘机从北、东、西面夹击匈奴。匈奴陷

  • 楚(钟相)

    南宋钟相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所建政权。参见“钟相、杨么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