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机器织呢局
简称兰州织呢局。清末最早的机器毛纺企业。光绪三年(1877年)主持兰州机器局的赖长用自制水轮机试织成呢绒。左宗棠受到启发,次年决定筹设织呢厂,由赖长督办。委托上海商人胡光墉订购德国机器,聘请德人十三名为技师,于1880年(光绪六年)建成投产。该局共有洗毛机三台、粗纺线锭一千零八十枚、毛织机二十台。但西北牧业凋蔽,绵羊品种较差,毛质不宜织呢,加之水源不足,水质亦次,生产困难重重。局址处于穷乡僻壤,人民购买力低,销往外省则交通不便,运费高昂,销路不畅。1880年(光绪六年)冬,左宗棠调离西北,该局维持更加困难。1883年(光绪九年)因锅炉爆炸无力修复而停工。后任陕甘总督谭钟麟决定放弃该局,后改为洋炮局。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清政府试图恢复,改称兰州织呢厂,聘雇比利时技师,经营二年仍无起色,遂于1910年(宣统二年)招商经营,称甘肃织呢公司,依然连年赔本,终于1915年关闭。1926年再度恢复生产,称兰州织呢厂,不久停办。抗战期间,国民党军政部将其改办为织呢厂第一分厂。1939年遭日机轰炸破坏严重,1940年修理复工,1942年又改称第二织呢厂,后与甘肃政府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