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五均赊贷

五均赊贷

王莽称帝后采取的一项经济措施。西汉末年,商人势力再次崛起,他们与封建官僚相勾结,依仗官僚权势投机放债,赊贷郡国,牟取暴利,有的垄断盐铁,兼并土地者日多。为扭转局势,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二月,王莽依据《周礼》有关赊贷, 《乐记》有关五均的记载,下诏宣称,要实行五均赊贷,以抑兼并。五均是以长安东西市令及洛阳、邯郸、临淄、宛(今河南南阳)、成都市长为五均司市师。五均司市师下设交易丞、钱府丞。各郡县则设司市官,多由地方官兼任。五均司市师及其属吏管理市井商品交易,办理赊贷,征收商税。各地以当地每季中月的商品价格为基础,按商品质量,分为上、中、下三等标准作为本地物价,叫做市平。物价低于市平,则听其自由跌落,许民自由买卖;物价超过市平,司市官按市平出售所储货物。五谷、布帛、丝绵等生活必需品滞销时,由司市官按本价收买,贱买贵卖,以增加财政收入。赊贷,就是由官府办理信贷。赊是借钱予城市居民,居民因祭祀丧葬等事而无钱办理时,可向钱府借钱,祭祀不能超过十天,丧葬不能超过三个月就要归还,不收利息。贷是借钱给百姓欲经营产业而缺乏资金者,官府要收其经营者纯利的十分之一为利,还要收每月百分之三的利息。五均赊贷本可抑制高利贷商人,但在实行过程中,变成了官府从中取利的手段,生产者和经营者都受其扰害。地皇三年(公元21年),王莽下诏废除五均赊贷。

猜你喜欢

  • 淮军

    以李鸿章为首的一支封建地主武装。1853年(咸丰三年)翰林院编修李鸿章奉命在安徽帮助工部侍郎吕贤基办理团练,后被太平军击败入曾国藩幕府。1861年(咸丰十一年)在曾国藩支持下,在淮南六安、合肥一带募编

  • 鹅湖之会

    南宋理学家朱熹与陆九渊的一次面对面争论。朱、陆虽同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理学家,但分属于两个哲学派别。朱认为“理”为“形而上之道”,“万物之本”,即理在天上,产生并主宰万物;陆则认为“心即理”, “宇宙便是

  • 王长寿起义

    宋真宗时京畿爆发的一次士兵与农民的起义。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逃亡士兵王长寿聚众起义于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转战至澶(今河南濮阳)、濮(今山东鄄城北)、曹(今河南曹县西北)等州间。众至五千余人

  • 童山之战

    隋末瓦岗军战胜隋军主力宇文化及部的重要战役。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六月,隋将宇文化及在江都缢杀隋炀帝后,率兵十万,北上争雄。李密率精兵二万,在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狙击之;其部将徐世勣则坚守黎阳仓

  • 王敦之乱

    东晋统治集团争夺权力的斗争。司马睿建东晋政权,以王导为丞相,王敦为镇军大将军,王氏兄弟权倾内外。司马睿为摆脱威胁,重用刁协、刘隗、周凯、戴渊等人,抑制王敦势力,引起王敦不满。永昌元年(公元322年),

  • 吴淞铁路

    外人擅自在华修筑和经营的第一条铁路。1874年(同治十三年)英国怡和洋行的吴淞铁路公司,以修“马路”为名,强行购地,于同年冬动工,铺设从英国运来的铁轨。1876年(光绪二年)夏,上海至江湾段通车营业。

  • 三征高丽

    隋炀帝为炫耀武力,扩大个人声威,先后三次进攻高丽。从大业三年 (公元607年)起,隋炀帝就积极扩军备战,拟东征高丽。大业八年,隋军水陆两路,首攻高丽:陆军一百一十三万人,号称二百万,由炀帝亲自率领,分

  • 武陵蛮起义

    东汉少数民族起义。武陵蛮,又称五溪蛮,是槃瓠部的一支,因其所居住的今湘西、鄂西南地区在汉高祖刘邦时曾设立为武陵郡而得名。西汉末年,汉人流入蛮族地区,与蛮人错居杂处,武陵蛮势力日益壮大。建武二十三年(公

  • 毕昇活字版

    北宋杭州布衣、书肆刻工毕昇,于仁宗庆历(公元1041-1048年)时发明活字印刷术。其法:用方块胶泥刻单字,以火烧之使硬。另设一铁板,均敷以松脂、蜡、纸灰合成之药。再置铁框于其上,在框中密排胶泥活字。

  • 刘汝国起义

    明代后期鄂皖农民起义。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在今安徽、江西、湖北交界地区,爆发刘汝国领导的农民起义。刘汝国,号少溪,工匠出身,参加蕲州(今湖北蕲春县南)梅堂领导的起义,不久,梅堂牺牲,刘汝国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