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云南彝民起义

云南彝民起义

1856—1876年(咸丰六年至光绪二年)间云南哀牢山区以彝族为主并有汉、回等族人民参加的反清起义。1856年5月(咸丰六年四月)云南哀牢山区雇农李文学在太平军战士王泰阶(汉族)和李学东(彝族)协助下,率彝、汉、回、苗、白、傣各族人民五千余人,在云南赵州弥渡县瓦卢村天生营誓师起义,李文学被推为彝家兵马大元帅,在密滴村设彝家兵马大元帅府,建立革命政权。李文学发布檄文,提出“铲尽满清赃官,杀绝汉家庄主(按指地主)”的口号,广泛团结各族人民共襄义举,狠狠打击“汉家庄主与皇清”等反动统治者。此后十余年间,起义军逐步控制了蒙化(今巍山)、弥渡、镇南(今南华)、楚雄、妥甸(今双柏)、景东、镇源、新平、元江、他郎(今墨江)等哀牢山区三万多平方公里的地区,人口达五十万。义军推行“庶民原耕庄主之地,悉归庶民所有,不纳租,薄赋二��(成),荒不纳”的土地政策,反对封建地主土地占有制度,并把“帅府督府近郊之庄主田亩,悉收为军耕”,从而发展了生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1872年(同治十一年)李文学率军救援被围的杜文秀起义军,兵败军溃,藏身南涧,因叛徒出卖而被捕,于1874年(同治十三年)在中街就义。义军在李学东领导下坚持战斗到1876年(光绪二年)。

猜你喜欢

  • 女真文字

    女真族初无文字,族内交往及与邻族交往则使用契丹或汉文字。金建国后,太祖始命完颜希尹依据由汉字改制而成的契丹文字拼写女真语言,创制本族文字,关于天辅九年(公元1119年)八月正式颁行,是为女真大字;熙宗

  • 五胡十六国

    自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离石(今山西离石)起兵称王,至公元439年北魏统一中国北方,其间各族统治者,先后在北方和巴蜀地区建立了十六个割据政权。计有汉、前赵、后赵, 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

  • 符离战役

    或称宿州战役,宋金间一次重要战役。南宋孝宗即位后,锐意收复失地。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以张浚为枢密使、都督江淮东西路军马,主持北伐。四、五月间,张浚集十三万大军渡淮,以李显忠、邹宏渊为正副招讨使

  • 旅顺口之役

    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之一。旅顺是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基地,水深港阔,形势险要,筑建陆地和海岸炮台二十余座,安设大炮七、八十尊,粮食弹药充足,有清军黄仕林、卫汝成、姜桂题、程允和、张光前、徐邦道等六部

  • 己亥建储

    1900年1月24日(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清室建立皇储“大阿哥”事件。是年农历为己亥年,故名。1898年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总揽大权,将光绪皇帝禁闭宫中。她为了彻底摧毁帝党势力,巩固权位,以光

  • 废分封设郡县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地方行政的重大改革。中国自西周以来实行分封制。诸侯世袭,形成尾大不掉、地方割据的局面。春秋时秦、晋、楚等国初在边地设县,后逐渐在内地推行。春秋末年,各国开始在边地设郡,与县平行。战国

  • 李接(楫)起义

    南宋孝宗时广西农民起义。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五月,容州陆川(广西今县)弓手李接(一作楫)利用宗教聚众起义。所至开仓赈济贫民,宣布蠲免十年民税,各地人民纷起响应,声势大振。设官分职,称“李王”。攻

  • 法家

    春秋末期和战国时期主张法治的主要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十家九流之一。创始人为春秋晚期郑国子产。《左传》昭公六年(公元前536年), “郑人铸刑书”。这是子产担任郑国执政期间进行政治改革的内容之一。

  • 昭宣中兴

    汉昭帝、汉宣帝相继在位,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等一系列政策,使汉朝危而复兴,史称“昭宣中兴”。汉武帝末年,海内虚耗,百姓流离失所,汉朝处于危机之中。汉武帝下轮台诏书,罪已更张,但不到两年便去世了。大臣

  • 西夏

    我国古代党项羌拓跋氏所建政权名称。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宋以党项首领元昊为定难军节度使、西平王。契丹封之为夏国王。元昊遂改姓嵬名氏,自号“兀卒”,意即“青天子”,建元显道。大庆三年(公元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