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三国干涉还辽

三国干涉还辽

沙俄联合法国和德国共同干涉日本退还甲午战争中割占的辽东半岛,以争夺侵华权益的事件。沙俄早就觊觎中国东北。中日马关议和期间,它闻知日本议割辽东半岛,即一面对日本施以军事威胁,一面拉拢列强中其他国家以共同进行干涉。当时德国既急欲在中国占领一个军港,作为对华侵略扩张的基地,又企图将沙俄的祸水东引,以削减其对本国东部边境的威胁。法国是沙俄的盟友,也想乘机向清政府敲诈勒索,攫取更大的侵略权益。所以,德、法两国积极响应沙俄。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六天,即1895年4月23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九日)俄德法三国分别照会日本政府,“劝告”它放弃辽东半岛。当时日本在战争中消耗颇大,根本无力与三国抗衡。日本向英国和美国请求援助,但英、美都从各自利益考虑,不肯站到日本方面而得罪俄、德、法三国。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便采取对三国全然让步,对中国一步不让的方针,于5月4日(四月十日)声明接受俄德法三国“劝告”,但要清政府以相当款项补偿。俄德法三国与日本以中国领土作交易,于10月19日(九月二日)在日本东京达成协定,规定清政府付“赎”辽费库平银三千万两,自交款三个月内日军撤离辽东半岛。11月8日(九月二十二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辽南条约》,完全认可了四国的协定。俄、德、法三国借口干涉还辽有“功”,强迫清政府给予租借军港、修路、开矿等特权,沙俄更乘机迅速扩张在中国东北的侵略势力。

猜你喜欢

  • 《大清律》

    清代法典。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颁行的《大清律集解附例》,是清朝第一部成文法典。《大清律》基本上承袭了《明律》的内容。经康熙、雍正两朝屡次增删,乾隆时重修律例,于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颁行《大

  • 焚掠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侵华罪行之一。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是清朝皇帝的离宫,自康熙年间在明朝贵族废园的基础上开始扩建,到被毁前历时一百五十余年,全园面积达五千余亩,有综合古今中外建筑艺术的杰出建筑

  • 睢阳保卫战

    唐军保卫睢阳(今河南商丘)、抗击安史叛军的战役。睢阳为中原通往江淮的要道,而江淮是唐朝重要的财富来源地,关系到唐朝的存亡。安史叛军占领中原以后,派大军围攻睢阳,以打通进军江淮的道路。唐守将张巡、许远在

  • 太平道

    东汉末年民间道教的一派。灵帝熹平年间由巨鹿(今河北平乡)人张角创立,奉《太平清领书》为经典。“太平”意为“极大公平”,太平道教义的某些部分包含有主张人人平等的内容,反映了农民反对剥削,要求贫富平等的愿

  • 李福协定

    见“中法简明条约”。

  • 天完

    元末徐寿辉、彭莹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建立的政权。见“徐寿辉、彭莹玉起义”。

  • 省长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省的行政长官。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于7月6日将巡按使改为省长,巡按使署改称省长公署。省长总理全省政务,偏重民政,由中央任命。军政长官则称督军、督理。1924年12月11日临

  • 英美法修约交涉

    1854—1856年(咸丰四——六年)英法美三国侵略者向清政府进行的要求全面修改条约的交涉活动。为了扩大在华的侵略权益,法美两国歪曲《黄埔条约》和《望厦条约》有关在十二年后对贸易及海面各款可“稍有变通

  • 顺昌战役

    宋金间一次重要战役。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五月,金军背盟南下攻宋。兀术(宗弼)与完颜杲(撒离喝)分道攻河南、陕西。宋东京副留守刘锜率部二万人至顺昌府(今安徽阜阳),与当地军民共同守御,迎敌金军。金

  • 西周

    ①朝代名。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后建立。传十一代十二王,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杀害为止。参见“周朝”。②古国名。战国初年,周考王(前440年——前426年在位)分封其弟揭于河南(今河南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