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陆龟蒙

陆龟蒙

【生卒】:?—881?

【介绍】:

字鲁望,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举进士不第,隐居松江甫里,自号江湖散人天随子甫里先生。懿宗咸通十年(869),得识皮日休,二人相与唱和,后自编其唱和诗为《松陵集》。乾符六年(879)春,卧病笠泽,隐居著书,自编其诗文为《笠泽丛书》。约于中和初年病卒。《新唐书》有传。其诗文与皮日休齐名,并称“皮陆”。有《甫里先生文集》。《全唐诗》编其诗为14卷。《全唐诗补编》补诗3首、残句2联。

【生卒】:?—约881

【介绍】:

唐代散文家、诗人。字鲁望。自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天随子。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幼聪悟,通六经,尤明《春秋》。弱冠攻文,有时名。咸通初,至饶州,三日无所诣,刺史蔡京就见之,龟蒙拂衣而去。约四年(863),游润州。六年(865),往睦州,谒刺史陆墉。十年(869),皮日休来苏州佐郡,荐陆于刺史崔璞。陆与皮、崔等交往酬和甚密,集其唱和诗为《松陵集》十卷。十一年(870),被荐为乡贡进士。十二年(871)应试落第。次年,应聘为湖州刺史张搏幕从事。乾符三年(876),张任苏州刺史,陆复佐其幕。四年(877),复至湖州。后归苏州。六年(879),抱病编成《笠泽丛书》。中和初卒。友人颜荛为作墓志,吴融作《奠陆龟蒙文》。光化三年(900)追赐进士及第。龟蒙与皮日休齐名,世称皮陆。文学主张,见于《复友生论文书》、《苔赋并序》等,认为“求文之旨趣、规矩”,无出于六经、孟轲扬雄之书,六经、孟轲、扬雄之“辞”均为“文”,“文者辞之总,辞者文之用”,重视文学作品“惩劝之道”,“化下风上之旨”。文学成就以杂文小品最著。代表作《招野龙对》、《马当山铭》、《野庙碑》、《后虱赋》等,继承发展了元结的文风,以杂文手法、谲异色彩和古朴笔意,揭露社会的不平、统治者的残暴、世风的败坏,显现出独特的光彩和锋芒。诗歌今存六百首左右。龟蒙自称:“少攻歌诗,欲与造物者争柄,遇事辄变化不一。其体裁,始则凌轹波涛,穿穴险固,囚鏁怪异,破碎阵敌,卒造平淡而后已。”(《甫里先生传》)诗受韩愈影响较深,以清奇峻险,避熟就生为重要特色,但也有平淡质直和研整幽婉、明丽致密的一面。较多的作品抒写个人的逸致闲情,但《村夜二篇》、《杂讽九首》、《筑城词》等,也表现了关心和同情民生疾苦、揭露统治者残酷腐败的思想感情。众体之中,七言绝句继承李商隐倩巧流丽诗风而加以新变,别出机杼,风神缥缈,气韵生动,成就最高。代表作《白莲》、《怀宛陵旧游》、《和袭美春夕酒醒》等,均为唐诗名篇。一生富于著述,然散佚颇多。《新唐书·艺文志》杂传记、别集和总集类分别著录:《小名录》五卷、《笠泽丛书》三卷、《诗编》十卷、《赋》六卷及《松陵集》十卷。今传《笠泽丛书》四卷、补遗一卷,《松陵集》十卷,《小名录》二卷。宋人辑有《甫里先生文集》二十卷。《全唐文》编文二卷;《全唐诗》编诗十四卷,《全唐诗补编》补三首。事迹见《新唐书》本传、《唐才子传校笺》卷八。李锋有《陆龟蒙生卒年考》。

猜你喜欢

  • 胡儿

    指胡人。多用为蔑称。白居易《听李士良琵琶》:“声似胡儿弹舌语,愁如塞月恨边云。”

  • 灞浐

    灞水与浐水。均在陕西省。白居易《长乐亭留别》:“灞浐风烟函谷路,曾经几度别长安。”

  • 田登

    【介绍】:见田澄。

  • 北顾楼

    又名北固楼。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市北北固山。梁武帝曾登临北望,改称北顾楼。岑参《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因寄王大昌龄》:“闲眺北顾楼,醉眠湖上亭。”

  • 从同州刺史改授太子少傅分司

    【介绍】:白居易作于太和九年(835)十月。九月诏授同州刺史称病不赴任,十月改授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当时因党争已起,“甘露之变”将生,诗人已深感政治生涯的险恶,决计优游卒岁,潇洒终身。结句“朝廷雇我

  • 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

    【介绍】:苏颋作。一二句言皇家气象,三四句言祯瑞,五六句言竞贴春胜,七八句言忠忱,起承转合处皆依应制规约,谨固谨矣,但略无新意。

  • 逍遥篇

    指《庄子·逍遥游》一篇。权德舆《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马迹山见寄》:“中有冥寂人,闲读逍遥篇。”参见“逍遥游”。

  • 崔郾

    【生卒】:768—836【介绍】:字广略,贝州武城(今属山东)人。贞元十二年(796)进士。历任校书郎、司封郎中、谏议大夫、给事中、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等职。出任陕虢、鄂岳、浙西观察使。卒谥德。新、旧《

  • 烂柯人

    指久离家乡而刚回故乡的人。亦指饱经世事变幻的人。典出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

  • 燧人氏

    传说中的古帝王。钻木取火的发明者。杜甫《写怀二首》之二:“祸首燧人氏,厉阶董狐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