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陆希声

陆希声

【生卒】:?—895?

【介绍】:

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初为商州属吏,后隐居义兴(今江苏宜兴),自号君阳遁叟。出为右拾遗,迁歙州刺史。昭宗召为给事中。乾宁二年(895)拜相。罢为太子少师。卒谥文。工书能诗,长于七绝。其《梅花坞》诗“乃‘疏影暗香’之先鞭也”(杨慎《升庵诗话》卷一〇)。《全唐诗》存诗22首。

【介绍】:

唐代文学家。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陆翱子。生年在大和二年(828)前。大中中为岭南从事。咸通初,商州刺史郑愚辟为从事。后隐居义兴君山之阳,自号君阳遁叟。乾符元年(874),召为右拾遗。见州县疲弊,上言谨防“盗贼”。不久,爆发王仙芝起义。累迁至歙州刺史。昭宗即位,授给事中。乾宁二年(895),拜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位无所轻重。罢为太子少师。三年(896),以李茂贞兵犯长安,带病避难,卒。希声博学,工书法,能文章。所作《北户录序》肯定该书“博且信”,批评“近日著小说者”皆言鬼神变怪、荒唐怪诞之事,或以诙谐为笑乐之资,强言故事,诋訾前贤;《唐太子校书李观文集序》推崇韩愈“大革流弊”之功,肯定李观文章“不古不今,卓然自作一体”,可见其文学主张。《君阳遁叟山居记》说隐居养生事,铺叙议论,较有特色。诗长于近体,写山居景物和隐逸生活,思致清淡,语言平易。有《周易传》二卷、《春秋通例》三卷、《道德经传》四卷、《颐山诗》一卷,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又有《君阳遁叟山集(居)记》、《颐山录》各一卷,见《宋史·艺文志》。《君阳遁叟山集(居)记》见《全唐文》,余佚。《全唐诗》存诗二十二首,《全唐文》存文六篇。事迹见《新唐书·陆元方传》附传。

猜你喜欢

  • 后唐厨官

    【介绍】:五代后唐时人,姓名年里无考。《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2句。

  • 元礼门

    东汉李膺字元礼。李膺为汉末名士,“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文士如果得到他的称赏接纳,便会名声大振,时人称为登龙门。事见《后汉书·李膺传》。后因以“元礼门”谓受到权贵的赏识或引荐。权德舆《和王祭酒太社宿

  • 李收

    【介绍】:唐代诗人。邢州柏仁(今河北隆尧)人。生卒年不详。李彭年之子。玄宗开元末、天宝初,任右武卫录事参军。天宝中,历仕司勋郎中、考功郎中。宝应、广德间,任兵部郎中,封赞皇县开国男。永泰元年(765)

  • 杜律注解

    明黄光升撰。分上下两卷,收杜甫七言律诗122首,既非编年,又不分类,殊无伦次。注释置于篇末,大抵先注明杜甫行迹,诗之作年,间或概括全诗旨意,再逐句笺释名物词语,串解句意。不迳引前人注,亦不训释典故出处

  • 崔道融

    【生卒】:?—907?【介绍】:唐代诗人。荆州(今属湖北)人,郡望博陵(治今河北安平)。避唐末战乱,与母迁至永嘉隐居,自号“东瓯散人”。以读书赋诗,侍养老母为乐。昭宗时,出任永嘉县令。后避乱入闽,以右

  • 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

    【介绍】:刘媛《长门怨》其一诗句。长门:汉宫名,汉武帝陈皇后失宠幽居之所。诗句借汉代史事咏叹后宫妃嫔失宠哀然之情,婉讽君王之薄倖。泪痕不象君王的恩宠那样容易中断,拭却千行更万行。极写宫女以泪洗面之形象

  • 只有

    ①惟有,仅有。李商隐《深宫》:“岂知为雨为云处,只有高唐十二峰。”②还有,犹有。崔涂《过陶征君隐居》:“还随陵谷变,应只有高名。”③连词。表示必要的条件。韩愈《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之三:“只有朝陵日

  • 郑驿

    西汉郑当时,字庄。景帝时郑当时为太子舍人,好客,在长安四郊设置驿站接待宾客,夜以继日,常恐不周。事见《史记·汲郑列传》。后因以“郑驿”为好客之典。杨巨源《上刘侍中》:“佳景燕台上,清辉郑驿傍。”

  • 杜诗钱注

    清钱谦益笺注。见《钱注杜诗》。

  • 高阳酒徒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载:沛公以“未暇见儒人”为辞不见郦生,郦生按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后因以“高阳酒徒”指嗜酒狂放之人。李白《梁甫吟》:“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