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曾庶几。
清陆次云撰。次云,字云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康熙间举博学宏词,官江阴知县。陆氏生当清初,对明人“诗必盛唐”之说持异议,以为晚唐诗亦有佳者。故此书专选晚唐人诗。有清康熙蓉江怀古堂刊本。分上、下二卷,
①春秋时地名。在今河南省封丘西南。春秋初为卫地,后属宋。吴王夫差曾在此与晋、鲁等国会盟,欲称霸,但是九年后吴即被越国所灭。见《春秋·哀公十三年》。骆宾王《夕次旧吴》:“黄池通霸迹,赤壁畅戎威。”②古镇
谓匡正君王过失。语出《书·益稷》帝舜曰:“予违,汝弼。”孔传:“我违道,汝当以义辅正我。”羊士谔《和武相早朝中书候传点书怀奉呈》:“抗节衷无隐,同心尚弼违。”
相传商汤之时,天大旱,七年无雨,商汤亲自祈祷于桑林,自陈自己的六条过失,残伤自己的身体以为祭贡,希望上帝降雨。上帝感其诚,果降大雨。见汉王充《论衡·感虚》。后用为咏雨之典。李峤《晚秋喜雨》:“夏祈良未
据《梁书·侯景传》:侯景原为北魏定州刺史,降梁后又谋反,废梁简文帝,立豫章王萧栋为帝,大宝二年,矫诏自加九锡,后又矫诏自立为帝。后因以“侯景九锡”喻指弄权谋反的权奸。韩愈《永贞行》:“董贤三公谁复惜,
【介绍】:郎士元作。作者一作皇甫冉,题为《送韦山人归钟山所居》,见《全唐诗》卷二五〇。韦逸人,即韦渠牟,大历中隐于钟山(在今南京)。诗拟写韦逸人归山后的隐居生活,并期望其能名播儒林,誉满朝野。
【介绍】:韦庄作。作于光启三年(887),诗人游历东南,过相州至金陵时。上元县,今南京市。诗人来到六朝故都,触目伤怀,感慨万端。此地六朝时曾风云一时,而今却是国亡人去,空余残花陈迹,落日青山。诗人借古
指诸葛亮。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介绍】:玄宗时优伶。性滑稽,常于戏谑中抨击时政。曾陷安禄山叛贼中,侍禄山左右,唐军收复长安后,玄宗怜其侍己三十多年,释之。《全唐诗》存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