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秦彭攀辕

秦彭攀辕

东汉章帝时,山阳太守秦彭以礼治民,不施刑罚,有政绩。离任时,老弱攀车,啼号满道。见《东观汉记·秦彭传》。后用以指有善政的地方官员离任。李瀚蒙求》:“秦彭攀辕,侯霸卧辙。”

猜你喜欢

  • 宰嚭

    (—pǐ)即太宰嚭。本名伯嚭,春秋楚人。楚诛伯嚭祖伯州犁,嚭奔吴,为大夫,后为太宰,故称。崔道融《西施滩》:“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 韦嗣立山庄

    李峤《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制下峒山跸,恩回灞水舆。”张说同题诗:“西京上相出扶阳,东郊别业好池塘。”《旧唐书·韦嗣立传》:“(嗣立)尝于骊山构营别业,中宗亲往幸焉,自制诗序,令从官赋诗,赐绢

  • 宁戚歌

    宁戚,春秋卫国人。宁戚想见齐桓公,但因穷困无以进见,因而为商旅。他拉着牛车在城外等待机会。一天桓公出城迎客,宁戚在车下喂牛,敲着牛角大声唱歌,桓公听了很惊奇,认为他不平常,把他带进宫去。见《淮南子·道

  • 鲜于凤

    【介绍】:见僧鸾。

  • 养素先生

    【介绍】:姓名、生卒年、籍贯、事迹均不详。唐末人。有《遗荣集》三卷,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四》。作者世次据之。作品已佚。

  • 第三声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后因以“第三声”指猿的哀鸣声。李端《送刘侍郎》:“唯有夜猿知客恨,峄阳溪路第三声。”

  • 传经韦相

    汉代韦贤好学博识,兼通《诗》、《书》、《礼》诸经,为邹鲁大儒,其少子韦玄成继其以明经登丞相位,时人有“遗子黄金满,不如一经”之谚。见《汉书·韦贤传》。后因以“传经韦相”称颂人教子有方,能以诗书传家。亦

  • 林披

    【介绍】:唐代诗人。披,一作丕。字茂彦,一说字茂则。泉州莆田(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林蕴父。年十五,自写六经百家子史千余卷。天宝十二载(753)明经及第(一说天宝十一载)。授临汀郡曹掾。因临汀多山

  • 平淮西碑

    唐韩愈作。宪宗元和十二年(817)作于长安,时愈为刑部侍郎。该年八月,帝以宰相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发军讨淮蔡,愈以太子右庶子兼御史中丞充裴度行军司马随往。淮蔡平,愈拜刑部侍郎,奉诏撰平淮西碑,多归功

  • 大历诗风

    诗歌风格。唐代宗大历(766—779)时期,安史之乱初平,诗人面对现实而又缺乏盛唐诗人的理想、豪气和激情,注意力多转向个人遭遇和个人感慨,在流连光景、酬和寄献的同时,抒写其闲寂哀婉之情,艺术上追慕六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