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花季所降的雨。贯休《春山行》:“重叠太古色,濛濛花雨时。”②据《法华经·分别功德品》载:“佛说是诸菩萨摩词萨得大法利时,于虚空中,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即讲经到玄妙精微处,天降花雨。后因以“花
指汉高祖刘邦还乡时自做自唱的那首歌。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因首句以“大风”起头,故名。见《史记·高祖本纪》。后多以为颂扬帝王或天下太平之典。又因歌中有“安得猛士
【介绍】:杜甫《中宵》颔联。飞星,流星。二句写中宵不寐所见夜景。过、动、白、虚四字,皆为句中眼,精工传神。仇兆鳌曰:“飞星过水而白,下半因上;落月动于沙虚,上半因下。一就迅疾中取象,一从恍惚中描神。”
【介绍】:孟浩然作。耶溪,即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南若耶山下,相传古代美女西施曾浣纱于此,故又称浣纱溪。作于在越州(今绍兴市)期间。诗写傍晚清辉娱人,溪水可鉴,老翁垂钓,少女浣纱的耶溪静谧美景,更表现
【介绍】:杜甫作。陈陶斜惨败后,由于中人催战,房琯率残军复与叛军战于青坂,又大败。诗既对官军的惨败深表痛惜,又劝朝廷不要轻举妄动,重蹈覆辙。“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
典出《左传·隐公元年》:祭仲向郑庄公进言,要他限制共叔段的势力,说:“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后用“蔓草”比喻事情形成后难以改变或势力扩大后无法消除。岑参《骊姬
【介绍】:李白《劳劳亭》诗句。二句深刻地写出了离别之苦。古人有春天折柳送别的风俗,此处将春风拟人,知离别之苦,故不遣柳条青也。李锳曰:“若直写别离之苦,亦嫌平直,借春风以写之,转觉苦语入骨。其妙在‘知
【介绍】:一作牛。字松卿,一字延峰。安定(今甘肃泾川)人。为牛僧孺之孙。乾符五年(878)进士。历官拾遗、补阙、尚书郎。五代时仕前蜀为给事中。为花间词派重要作家。《全唐诗》存其诗词33首。《全唐诗补编
【介绍】:钱起作。题一作《阙下赠裴舍人》。裴舍人,不详何人。诗为钱起早年赴京求仕时作。上四句从阙下富丽景象着笔,恭维裴舍人之得志受宠;下四句悲己之不遇,但“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忠君爱国之诚溢于言表。
指燕国公张说与许国公苏颋。两人皆以文章闻名,时人有“燕许大手笔”之誉。李涉《题温泉》:“当时姚宋并燕许,尽是骊山从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