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详著。李详,字审言,江苏扬州兴化县人,为清末民初文学家,是扬州学派后期代表人物,尤精于选学。《杜诗证选》一卷,早有《国粹学报》印本,后有自定稿本。后经其子李稚甫编校,作为《文选学著述五种》之一,收入
【介绍】:杜甫至德元载(756)陷于长安时作。这年十月,宰相房琯率军与安史叛军战于陈陶斜(一名陈陶泽,在今陕西咸阳东),官军大败,死伤四万余人。杜甫闻之而作此诗,字里行间充满悲愤之情。浦起龙曰:“陈陶
植物名。指辛夷树或它的花。辛夷花,人又称玉兰。杜甫《偪仄行赠毕曜》:“辛夷始花亦已落,况我与子非壮年。”
【介绍】:①(全)卢象作。寒食,传统节令名,在清明的前一天。相传春秋时,介子推随晋公子重耳流亡列国,曾割其股腕之肉为重耳充饥,并帮助重耳返国为君,即晋文公。文公登基后遍封功臣,竟忘了封子推,子推怨恨,
西汉郑吉因战功威震西域。后代指有声望的边塞守将。崔湜《大漠行》:“韩君拜节偏知远,郑吉驱旌坐见迎。”
傅庚生著。是书共分十章,旨在阐述杜甫诗歌创作成就,着重分析杜诗的人民性与爱国精神,以及它在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从杜甫生活思想的动荡矛盾中,寻绎其诗歌发展迹象。分析其精华所在,亦指出其
《后汉书·姜肱传》载:姜肱与两位弟弟共被而眠,以慰母心。后因以“共被”喻指兄弟般的友爱。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相传汉代司马相如离蜀赴京都长安求仕,曾在成都北升仙桥桥柱上题字曰:“不乘驷马高车,不复过此桥!”见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后因以“题桥”为咏立志建立功业,求取仕宦通达之典。杜荀鹤《遣怀》:“题桥每念
梳妆打扮。王梵志《观内有妇人》:“各各能梳略,悉带芙蓉冠。”
【介绍】:曾于咸通时应进士试。《全唐诗》存其省试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