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梁肃

梁肃

【生卒】:753—793

【介绍】:

唐代散文家。字敬之,一字宽中。河南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人,郡望安定(治今甘肃泾川北)。排行二。幼遭安史之乱,上元二年(761)起,避地于吴越间近二十年。大历五年(770),李华独孤及始见其文,称美之,声名渐著。九年(774),至常州师事独孤及,及以之为友。十四年(779)至长安,与李翰游。建中元年(780)登文辞清丽科,授太子校书郎,请告归江南。兴元元年(784)宰相萧复荐为右拾遗,以母老不赴。贞元元年(785)淮南节度使杜亚(一作杜佑,误)表为殿中侍御史,充掌书记。五年(789),召为监察御史,转右(一作左,误)补阙。七年(791),充翰林学士,兼皇太子诸王侍读、史馆修撰。九年(793)卒,赠礼部郎中。世称梁补阙,是唐人位卑而名著者之一。博通经史,学兼儒道,复信佛。喜奖掖后辈,韩愈李观李翱等游于其门下,受其影响。与权德舆崔元翰李舟朱放等亦相友善。工文,是唐代古文运动先驱之一。其文学主张:认为“文本于道”;文章之道与政事相通,文要为彰明道德仁义和树立礼乐刑政服务;道德仁义非文不明,礼乐刑政非文不立,文之兴废与世之治乱有关,文之高下与才之厚薄有关。这一认识较萧颖士、李华全面。同时,他较早提出文气问题,认为道能兼气,气能兼辞,对韩愈文气说有影响。所作有赋、议、序、记、赞、碑志、祭文等。《过旧园赋并序》、《吴县令厅壁记》等叙写个人遭遇和政事的治乱得失,较充分反映了安史之乱以来的社会现实。《补阙李君前集序》、《常州刺史独孤及集后序》等阐明文学主张,论述有关文学家的生平、创作特色、文学地位等,有较高理论和史料价值。其余则言志抒情,记会叙别,宣扬儒道、佛理等。崔元翰称其文:“其所论载讽咏,法于《春秋》,协于谟训,大雅之疏达而信,颂之宽静形焉。博约而深厚,优游而广大。”元和十二年(817)或十三年(818),苏州开元寺僧元浩之门弟子集其遗文为二十卷,刺史崔恭作序,《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梁肃集》二十卷,已散佚。《全唐文》存文六卷。事迹见唐崔元翰《右补阙翰林学士梁君墓志》、《新唐书》本传、胡大浚等整理校点《梁肃文集》附录《梁肃年谱》。

猜你喜欢

  • 秋高气爽

    形容秋日天高澄朗,气候凉爽宜人。语本杜甫《崔氏东山草堂》:“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宋葛长庚《酹江月·罗浮赋别》词:“罗浮山下,正秋高气爽,凄凉风物。”

  • 唐诗与成语

    郭以格编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8月出版,25万字。本书从四万多首《全唐诗》中引用常用成语二百余个,引用唐诗近千首(段),涉及诗人五百余人。全书在体例上颇有特色。首先,在征引成语例证后,指出其出处

  • 骆峻

    【生卒】:762—842【介绍】:字肃之,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初为巴陵尉,后迁扬州士曹参军。元和初,因母丧去职。长庆初,诏授梧州刺史,并赐名玄休,不赴。《全唐诗》存诗1首,署作骆浚,误。

  • 茂陵书

    汉司马相如免官后贫病寄居茂陵,武帝派使者前往相如家搜求相如的著作,使者至,则相如已死,临终唯以一卷言封禅事之书嘱其妻以交使者。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因以“茂陵书”为哀伤文士多才而不遇之典。崔宗之

  • 病蝉

    【介绍】:贾岛作。诗“托物寄情,喻寒士之不遇也”(方回《瀛奎律髓》卷二七)。构思奇巧,取譬明切,措语自然,感情深挚。“折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一联,可视为诗人自身的真实写照。

  • 遭江夏

    汉末名士祢衡恃才傲物,为刘表所不容,被送往性格粗暴的江夏太守黄祖处,终为黄祖所杀。事见《后汉书·祢衡传》。后因以“遭江夏”为文人被害的代称。杜甫《题郑十八著作虔》:“祢衡实恐遭江夏,方朔虚传是岁星。”

  • 妆奁暂开

    东汉明帝率百官祭阴太后,看见阴太后镜奁中物品,不胜悲哀。见《后汉书·光烈阴皇后纪》。后因用为悼念后妃之典。韩愈《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之三:“只有朝陵日,妆奁一暂开。”

  • 李之芳

    【生卒】:?—768【介绍】:郡望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生于京兆(今陕西西安)。曾祖为太宗第七子,之芳以宗室子得官。累历驾部员外郎、齐州司马、殿中侍御史、右司郎中、工部侍郎、黄门侍郎兼剑南节度采访使

  • 还笏

    据《旧唐书·褚遂良传》载:唐高宗欲立武则天为后,褚遂良力谏,帝不听。遂良致笏殿阶,叩头流血曰:“还陛下此笏!”后因以“还笏”咏宁可弃官也要坚持原则。唐彦谦《咸通中始闻褚河南归葬阳翟是岁上平徐方大肆庆赏

  • 玄石山

    山名。在洞庭湖西。李华《云母泉诗》序:“洞庭湖西玄石山,俗谓之墨山。”